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15|回复: 16

百年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4 22: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前往青岛办事,事情办完,心里惦记着威海的刘公岛,于是立马窜至威海卫,入住酒店时,已近深夜。
清晨,早早的起床,在码头乘坐海轮,离开威海,奔赴向往已久的地方:刘公岛。
刘公岛,长久以来,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导致老大帝国没落百年的甲午战争,以刘公岛的失守而宣告结束。
威海卫地处半岛顶端,港湾呈半圆形,刘公岛就在港湾的中间,由港湾延伸的日岛炮台,可以封锁港口的进出通道。
沿途经过日岛炮台,如此险要的地形,真不明白当年那一仗,何以输的那么惨。

DSC_0023.JPG
DSC_0029.JPG
DSC_0030.JPG

威海卫在甲午战争后被英国租借数十年,岛上有当年英国留下的兵营,均采用当地山石构筑而成。

DSC_0033.JPG
DSC_0112.JPG
DSC_0106.JPG
DSC_0035.JPG

北洋水师衙门,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级军事衙门,门前两根大旗杆,典型的中国式兵营建筑格局。

DSC_0034.JPG
DSC_0117.JPG
DSC_0066.JPG
DSC_0093.JPG
DSC_0091.JPG

甲午战争纪念馆内,陈列着在旅顺打捞出水的济远舰主炮、炮弹、鱼雷、桅杆、铁锚。
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海战中率先逃走,战后在旅顺被斩首。刘公岛陷落后,济远舰被日军俘获,1904年日俄战争中,在旅顺口触雷沉没。

甲午战争,中国失去的是国土、财富,乃至尊严,而日本失去的却是理智。
一场受益颇丰的赌博,让日本毫不犹豫地走上了一次次国运的军事豪赌,最终,这个疯狂国家的赌运在本土广岛走到了尽头。

甲午战争最终变成了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它无情地证明了之前那一代中国精英的努力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它的寿命。
而之后,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尽管做出了更富变革意义的举措,却最终证明挽救的速度早已追不上衰败的速度。
而帝国最后的捍卫者们也被迫承认,日渐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已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步骤的缓慢改变。
帝国的命运不再仅仅由自己主宰,而必须与外部世界共同分享,游戏规则改变了。

DSC_0089.JPG
DSC_0081.JPG
DSC_0080.JPG
DSC_0077.JPG
DSC_0076.JPG
DSC_0087.JPG
DSC_0088.JPG
DSC_0082.JPG
DSC_0084.JPG
DSC_0083.JPG

镇远舰是德国制造的铁甲巡洋舰,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与定远、济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平远,并称北洋八远。
大型铁甲舰镇远的排水量是7335吨,航速14.5节,舰上配备火炮22门,鱼雷发射管3具,战斗乘员331人,具有很强的攻防能力。
甲午海战中,镇远舰在刘公岛被日本海军俘获。此后,该舰编入日本联合舰队,一战前被拆解。
为纪念甲午海战的胜利,日本把镇远、靖远两舰舰锚竖立于东京上野公园,同时在一旁立碑向世人炫耀,两舰舰锚直至战败后归还中国。
如今,按1:1比例重新建造的镇远舰依旧停泊在威海卫港湾,老大帝国的黄龙旗帜在舰船顶端飘扬,喜乎?悲乎?

DSC_0198.JPG
DSC_0205.JPG
DSC_0223.JPG

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半岛荣城登陆,从陆路攻克威海陆上炮台,海陆合围北洋水师。
提都丁汝昌拒绝劝降,并炸毁旗舰定远,服毒自杀,终年59岁。北洋水师余部投降,全军覆没。
丁汝昌留下遗书一封,内称:吾或死或被擒,然吾既为中国人,宁死不降也。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
丁汝昌殉国后,遗体就停放在这座小庙里,如今,庙中仍然立有后人敬立的石碑。
在紫禁城内,没有人真的在乎战争的输赢,比起外敌,内部人的权力斗争才更关键。
甲午战败,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在政治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即便在那样昏庸的年代,也不乏丁汝昌这样的铮铮铁骨。
伫立在庙门外,感慨不已。步入庙门,向着丁军门遗像深施一礼。丁汝昌,壮哉!

DSC_0101.JPG
DSC_0098.JPG
DSC_0099.JPG

离开了刘公岛,沿途看见百年前的炮台,德国造的克虏伯,依旧守卫着岛屿。
甲午战争的历史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算不上什么光荣的记忆。故而,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人守着这道伤痕苦苦思索着种种原因。
愤怒之余,希望能够从这场早已失败的战争中得到更多的镜鉴,更不可再如百年前的先辈一般浑噩。

归途中,想起了一封信,那是一封写于百年前的信。
1895年,依中国习惯,称甲午年。也就在那一年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封信因这场战争而出现,随后又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DSC_0119.JPG
DSC_0115.JPG
DSC_0120.JPG
DSC_0121.JPG


《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书》

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
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
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
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
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
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
土耳其之哑司末恒拔香,夫加那利一败,城陷而身为囚虏。一朝归国,即跻大司马之高位,以成改革军制之伟勋,迄未闻有挠其大谋者也。
阁下苟来日本,仆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优容。盖我陛下于其臣民之谋逆者,岂仅赦免其罪而已哉?
如榎本海军中将,大鸟枢密顾问等,量其才艺,授职封官,类例殊众。
今者,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胜数倍耳。
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

从来贵国军人与敌军往返书翰,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或炫其强或蔽其弱,以为能事。
仆之斯书,洵发于友谊之至诚,决非草草,请阁下垂察焉。倘幸容纳鄙衷,则待复书赉临。于实行方法,再为详陈。

谨布上文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伊東祐亨 頓首

1.jpg
5.jpg
2.jpg
6.jpg
4.jpg
8.jpg
7.jpg
9.jpg
10.jpg
12051978.jpg

《日清战争实记》提要二十九《威海卫陷落》:(日本方面资料)

二月十二日午前八时,敌舰镇北号举白旗而来,接近我旗舰松岛,致中国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归降书于伊东司令长官,由广丙的舰长程璧光为军使。
同时,赠丁汝昌香槟酒、威斯基酒和葡萄酒各一打及广岛产的串柿,以示厚意。十三日午前九点左右,程璧光携丁书至,伊东中将引见。
璧光悄然地说,丁提督昨夜作此书付诸使者后,自己服药身死,定远舰长刘步蟾和刘公岛陆军指挥官张文宣亦相继自杀。
是日午后五点半,刘公岛道台牛昶昞代表中国陆军和上述军使同来,伊东中将乃作降服规约十一条示之,牛允诺。

《日清战争实记》第二十编《威海卫海战续记》:

十二日午前八时,一小炮舰前樯悬白旗,后樯悬黄龙旗,拖一只小舢板,自东口驶出。
众皆曰:此乃敌军之降使。他们来到英、德军舰近旁抛锚以后,立即有九人改乘舢板。
我一鱼雷艇来到舢板近旁,拖舢板向我旗舰驶去。舢板亦在前面树白旗,尾部树一黄地黑龙旗。
舢板靠近旗舰以后,撤去白旗,摇橹靠上松岛舰,有一、二人悄然登上松岛舰左舷梯。舢板退至松岛舰舰首停留。

日本舰队信号曰:敌军就刘公岛之炮台、武器、弹药和港内军舰全部移交日本军队事派降使至松岛舰,并请求救助人命。
丁提督平安无事。敌军的降使是广丙舰舰长(相当于我军少佐)程璧光,现在乘来的炮舰是镇北号。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据守蕞尔弹丸孤岛,奋勇作战十四日,现在穷途末路,终于打出了降旗。
在我旗舰上,我军对敌军的上述请求进行了详细的审议,其中松岛舰舰长有栖川若宫殿下提了不少建议。
经过反复研究之后,以伊东司令长官名义提交了复信。

十三日午前八时二十五分,敌舰镇中如约来到旗舰松岛近旁下锚。
该舰悬白旗,而且国旗下半,表示哀悼。使节仍然是昨日之程璧光,呈丁汝昌复信。
程递交此信后曰:提督见伊东长官复信,深谢其厚意。提督说我们的愿望既被应允,别无他求。
写完回信,从容就死,接着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和刘公岛炮台司令官张文宣也相继自杀。

程短时对话以后,于十时四十分归去。旗舰松岛发出丁汝昌已死的信号,除举行仪式外,禁止奏乐。
此日午后五时二十分,中国第三次使节乘炮舰镇边前来。乘该舰前来的是代表陆海军之刘公岛道台牛昶昞和广丙舰舰长程璧光。
他们来旗舰松岛谈判,十一时归去。由此可知关于清舰投降的谈判已经完成。

《日清战争实记》第二十一编《北洋舰队降服始末》:

明治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午前八时,一艘敌舰,樯头悬白旗,出威海卫东口,向锚泊于阴山口的松岛旗舰驶来。
旗舰发出信号,命令敌舰在距离我舰八百米处抛锚。

现在开来的敌舰是北洋舰队的炮舰镇北号。乘舰前来的军使是广丙舰舰长程璧光。
他乘舢板来到我旗舰上,递交一封丁汝昌致我军司令官的信。

伊东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接到这封信以后,欲就此事与第二军司令部进行一次协商。
遂命昨夜停留于旗舰上的村冈炮兵大尉抄写信的全文,回虎山征询军司令官的意见。
军司令官大山、参谋长井上、参谋副长伊地知在虎山草屋之一角审议北洋舰队请降处分案。
军司令部综合了几条意见,并决定一概委托参谋副长伊地知去办,派他作为第二军司令部的代表去联合舰队旗舰。

伊地知中佐到达旗舰时,正如石井大尉所说,伊东司令长官已经接受了丁汝昌的请求,并命令军使返回了威海卫。
伊东司令长官给丁汝昌回了信。
十三日午前九时三十分,军使如约来到我舰队锚泊海域,会见我舰队司令长官和第二军参谋副长伊地知,再次提交丁提督的信件。

程军使提交这封信以后,悄然曰:丁提督昨晚把这封信交给小官,并写完发给李鸿章的电报以后,立即自杀。
接着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刘公岛陆军指挥官张文宣也自杀了。

程璧光带来了丁汝昌的遗书,并讲述了丁的自杀。
我军在旗舰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认为程璧光不过是一军使,因而不能与之讨论详细的条件。
而须与代替丁汝昌的中国陆海军代表军官进行直接谈判。于是我军交给军使下述信件,命令他们于午后六时再来。
军使返回。时值午前十一时。午后五时半,牛昶昞作为中国陆海军的代表,与军使程璧光一起来到我旗舰上。
于是在旗舰的房间里开始谈判,于午后十一时前后确定了降服规约。

丁汝昌遗书:

昌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以海军提督,自当统御海军尽股肱之力与倭寇战于黄海。
忆第一战虽丧吾爱将邓公世昌,林公永升,然主力尚存,仍可与倭寇一决雌雄。
统帅李大人不知何意,令我等全数撤入威海卫港并不许出战。偏居一隅坐等倭寇形成海陆夹攻之势,实乃兵家之大忌也。
吾数次进京请求出战皆不允并严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此期倭寇已完成对威海之海陆夹攻之势,威海已成绝境。

倭寇曾使人说我被吾言辞拒绝,遂全面攻击我威海,并唆使我内部士兵对我施压。
我苦苦说服军心动摇者,同时给予倭寇甚大打击。然弹药将尽,援兵无望。我昨曾下令炸毁伤船以期突围,怒人心已散无人听我令矣。
吾或死或被擒,然吾既为中国人,宁死不降也。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
惧他人以吾印降敌,故锯提督印一角以废之。吾将死矣,然百年后若有人懂我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昌死不朽矣。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0-2-23 13:5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4 2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烦不鸟。不但可以欣赏到美景,还可以回顾历史,好好得上了一课。
发表于 2008-11-4 23: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東祐亨这封信写得。。。。不错

不知道有没有回信啊。
发表于 2008-11-4 23: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真是一本丰富的活历史书啊。
那么长的信也记得住。。。

中学时候历史没学好。。。都不记得了。
现在有图,有字,又上了一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0: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TO:冷奴
甲午那一段历史,国人震惊却无觉悟,以至百年的没落与无奈。
刘公岛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难得这次机会,登岛漫步,回首百年前的那一战,真是无语。

TO:猫猫
一直都记得,因为这封信曾经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还有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也曾让我不知何言以对。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08-11-17 18: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5 00: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统帅李大人不知何意,令我等全数撤入威海卫港并不许出战。偏居一隅坐等倭寇形成海陆夹攻之势,实乃兵家之大忌也!!!吾数次进京请求出战皆不允并严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  不知背后什么隐情。

对丁汝昌只有敬佩和惋惜了。
发表于 2008-11-5 0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烦不鸟老师属于历史学家,我学到不少知识。
图文并茂
发表于 2008-11-5 0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首历史,确实令人心痛。更令人心痛的是,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我想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这样的信收到的不仅是这一封吧,而且每隔几百年就要来一次,这令我不能不想得更多一点。我想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问题外,是不是和中国人的民族性有点关系呢。我只希望,这样的战争,这样的失败从此以后不要再发生了。
发表于 2008-11-5 09: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痛恨清政府的FB无能,所以对清末的历史最是薄弱。
这封信说白了是一封劝降书,信中虽然说到清政府无能,单凭丁将军一人是无法挽回战局的,
其实我看当时的日军统帅也不见得信心十足。
不知道伊东为何在信中一直以仆自谦? 莫非真有主仆之情?

记得不久前小马哥把驻日代表许世楷酷毙的时候,有不少人说他是清末的李鸿章,
是被冤枉的,是大大的爱国的。 我晕! 这种大汉奸都能咸鱼翻身。。。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TO:938
丁汝昌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以往的论著都对其大加颂扬,因其最后关头严辞拒绝敌人诱降,服毒自杀。
丁汝昌是安徽庐江人,年少时父母双亡,贫困交加。后加入太平军,随叶芸来驻守安庆。
湘军围安庆,叶芸来苦守。驻守安庆外围的程学启反叛,丁汝昌随程学启一同编入湘军,叶芸来满门斩杀程学启家人。
程学启得知噩耗,在后来的战事中,奋勇无敌,力克安庆,斩叶芸来及守军万余。安庆既失,天国休矣。
湘军剿灭天国后,朝廷裁兵节饷,曾国藩解散湘军,程学启编入淮军李鸿章部,丁汝昌亦随之,步入仕途。
丁汝昌性情浮华,毫无韬略,虽为海军统帅,而平日宿娼聚赌,并不在营中居住。上任不仅没有形成凝聚力,反使上下关系十分紧张。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多次电令丁汝昌率定远、镇远等舰,出巡威海旅顺一带。并质问丁汝昌:现船全数伏匿,将欲何为?
甲午战败,李鸿章和丁汝昌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丁汝昌自杀,既为民族大义,也为自家妻儿。遗书中指责李鸿章之辞,或为史实,或为托词。
但是不论这样,在生死存亡之际,丁汝昌能够以死抗争,大义报国。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与尊重。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08-11-5 16:45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5 14: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妈去的时候,说岛上有不错的刻印章的地方,于是我就拥有了一方篆刻的印章。
这个岛子,原来承载了这么多的历史,值得去看看。
发表于 2008-11-5 14: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上大学那阵子,我去过这里,学校组织的~那时候光和同学打闹了,没有好好仔细看看。。。遗憾。。
发表于 2008-11-6 12: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看过甲午海战的电影。
发表于 2008-11-6 12: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制作过“致远”,“定远”姐妹舰的模型。 羡慕LZ能踏足此地。
发表于 2008-11-11 0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去过黄山不看山,游过海南不观海”。威海海的颜色和咸咸的湿湿的味道一直在记忆里,难得详细的知识性的游记分享。
发表于 2009-2-27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我去过
很美的
喜欢威海
发表于 2009-2-27 1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煩不鳥图文并茂的介绍,如同身临其境,不错不错。
以前历史和古书看得太少,现在正在恶补,不过中国历史太长,现在连先秦还没看到呢。剩下的,就得靠这么零七八碎的补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4-11-23 12:48 , Processed in 0.0507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