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bullcai

还是莱卡比较好玩 ^Q^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4 15: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bullcai 的帖子

对。DC是由摄像机发展来的,将来处理速度提高到和SLR可以媲美了,单反就寿终正寝了。
S单L镜R反这种机构是现阶段不得已而继续采用的。
DC天生的就是无旁轴取景误差的,而且是真正的WYSIWYG的,现在的问题是用计算采样结果数据聚焦的方式的处理速度不够高,电子快门的采样方式还有缺陷(特指CCD,CMOS还好)。这些解决的单反就没有了。
不过,即使实现了这些,还会为留恋咔嚓声的粉丝继续制造一段时期,就如同35毫米胶片仍在为怀旧的人制造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yemao 的帖子

不好意思,哪张是a01?
yemao兄不妨说说那些地方是您认为比较满意的,可能是因为图太小吧,我实在是看不出来。
我的原则是如果拍不了那么就不拍,如果要拍就要拍好,弓腰缩背,拉架子上台子也在所不惜。哈苏禄莱都很不错啊。路来是不用说了,镜间快门,很轻。以前很主观地认为哈苏反光镜动作太大,不适合抓拍,可是最近出去练手,觉得也不是那么不能用,手持1/60也还不错。
Raw的问题,我没有说它不好,有了它调整的余地更大,我说的是:如果前期好的话,用jpg直出也能出好片,这似乎和Raw没有什么相冲突的地方吧。
整体偏蓝?这个yemao兄曾经说过好多次了。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一点?不妨多给一些图例来看看。如果说暗部比较蓝,那么原片可能就是那个样子。如果说高光部分的话,我个人认为我的片子偏“洋红”,扫描仪使然,调起来太费劲,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DigiPub 的帖子

将来怎样就不知道咯
研究液体镜头的有之,研究液晶快门的有之。全息照片不光纪录影像还记录相位。
将来的技术只能“等”,现在的技术就可以“玩”啦。
发表于 2008-9-24 1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bullcai 的帖子

然也。实际上作为平面视觉艺术的摄影也是前人欣赏行为的延续。随着技术以及由技术进步引发的观念的变化照片将来还是不是现在这样印刷以后贴在墙上端详,以及其派生的显示到CRT或LCD上欣赏的东西呢?现在的我只能玩现在的东西。

另外,关于颜色。记得你说过没有色温仪器,没有全套的绿色片。能够控制色温的只有数码化的时候和之后的PS加工。选日光型还是灯光型也因为只有一个机背而局限性很大。不投入大米就无法解决的。我虽然用数码,没有你这些头痛的问题,但仍然头痛,因为舍不得买色卡。想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得,色彩还原的参照物对胶片摄影同样是有助的。如果每次光源发生变化的时候都拍一下色卡,等你数码化之后,这张色卡的照片就可以作为教色的参照了吧?原先我卧室里有一台德国放大机,色彩可以调的,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反正也不自己冲印彩色的。色卡和那个放大机的调色有关系的吧?纳闷ing
发表于 2008-9-24 17: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ullcai 于 2008-9-24 16:33 发表
不好意思,哪张是a01?
yemao兄不妨说说那些地方是您认为比较满意的,可能是因为图太小吧,我实在是看不出来。
我的原则是如果拍不了那么就不拍,如果要拍就要拍好,弓腰缩背,拉架子上台子也在所不惜。哈苏禄莱都很 ...


呵呵,好与不好,我想这个标准每个人大概都不一样。一般来说,人看自己的照片总是会更仔细更专注乃至更欣赏些,以至于引伸至自己的相机,自己的技术,自己的鉴赏眼光等等(当然包括我自己) 。。。呵呵,难得过来一趟,还是免了咬文嚼字。
http://www.yemao-image.com/tokyo/000.htm 照片太大贴在这里不合适,也不知道你的显示屏是几寸的,还是给个连接。
如果你的哈苏罗徕用这样的快门速度手持也能拍出这样的效果,那还真该替Mark II,M8,D3这类所谓的数码单反开追悼会了。
中幅大幅胶片在其解像度和宽容度上确实有其优势,但也不因此而就一定其所有都比数码的高一等。尽管带上了神秘的色彩,但技术的停滞,还是让他们早晚被排入淘汰的行列。

自己使用645的相机是maniya,66的哈苏503CW已经是第2台。很多年了,包括135,一直在使用胶卷,自己的胶片照片还真没出过你那个洋红色(不好意思,我还是觉得那是偏蓝色,我用经常使用的4台PC看出来都那感觉)。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偏蓝。

我想,看看你其他照片中的人的肌肤颜色,就应该知道你的胶片究竟比数码牛了多少,呵呵。
再比方这张照片,不知道你手上的哪台相机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这是3年半前,那时刚刚买了D2X时第一试拍的,不知道数码这样的色彩和锐度是否能入你慧眼(如果靠PS做出来这个颜色和锐度的话我就不拿出来贴了)。


低光长曝



以上如有需要也可以贴大的。

[ 本帖最后由 yemao 于 2008-9-24 18:08 编辑 ]
发表于 2008-9-24 1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yemao 的帖子

wOw
简直就像CG一样干净。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嗬嗬,yemao哥哥较真了

哈苏,禄莱手持1/60秒这个丝毫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啊,数码单反开追悼会也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上面的回帖已经说过了,拍不下来的不拍!所以,你说我的相机拍不出来,那就排不出来好了,起码选择不拍的权利还有有的哈。
yemao哥哥的三张照片,
第一张内容不错,取景也很到位,下面那个摄影者更是提神,好片。
第二张色彩不错
第三张比较一般
超广角这样拍很好玩吗?视觉上的冲击力是够了,但是透视变形就完完全全成了脱缰的野马,没有办法控制不是吗?

你给的例子本来就是有些蓝的,傍晚拍的,不去调色温结果就是这样。扫描仪扫完后,色彩走的更远。(我个人觉得和原片相比还是偏“红”)其他人物皮肤的色彩都偏红,没错吧。上面已经说过了,扫描仪使然,我是放任自流。但是,这并不代表照片就是这个颜色哈。

p.s.大中幅没有什么神秘的,现在也都是白菜价,想玩不难,我喜欢他们在loupe下面的感觉,但是没有说和数码相比技高一筹吧,请不必对号入座。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gi:
色温的变化,时好时坏。比如拍日出,日落,色温的变化就很容易带来很浪漫的感觉。有得时候也造成大麻烦,比如以前用fortia的底片的时候,冬天,过了下午一点半,色彩就会很糟糕。(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错:没有谁用fortia拍风光,小品以外的题材。如果拍风光,大中午的还在拍,更本就是自讨苦吃 )。色温计倒是有卖,不过好几万大洋,下不去手啊。不过日光灯,白炽灯等的都已经有了特定的数据,不需要再用色温计去校对,按照它们的规格去弄两张色温校正滤镜就好了,并不是很贵。你的放大机可以调整色温?一般的黑白用应该是没有的8(废话!),业务用的?如果有的话应该和色温校正滤镜是一个原理。业务上用的话,ゼラチン薄膜用的更多些吧。

[ 本帖最后由 bullcai 于 2008-9-24 19:52 编辑 ]
发表于 2008-9-24 2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bullcai 的帖子

日出日落我也是故意偏色,用正午色温拍摄的。要是没有人的片子好糊弄,有人的肤色很棘手。35毫米彩色胶片的时代有柯达适合拍人,尤其是洋人,富士适合拍风景的说法,那时候反正自己没法控制,拍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现在能调了反而成了烦恼。色卡就一张纸,那么贵买得起也不愿意掏钱,然后自己郁闷着,很BT哈。
放大机是翻拍仪加彩色放大机,北京市政府的财产,是不是业务用不知道。反正我是借来做业务的名义了。(此业务非彼业务咯)拿来第一次翻拍就把4个灯泡中的一个给蹩了,然后就没有用它翻拍了。彩色的药液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都很严格,想都没有想做。所以没学习。但很想了解原理。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0: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上闪光灯,闪光灯的色温可以保证的比较准,能够比较好的还原皮肤的颜色。即便是fortia这样的底片,一样可以弄得嫩嫩滴。闪光灯不影响背景光,可以两全其美的说。

另外,纠正一下:科达拍人,富士拍镜。这样笼统的说法不太正确哦
发表于 2008-9-24 2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bullcai 的帖子

有闪光灯,指数很大di咯。但是只有一个呀,郁闷ing。再说打灯的片和现场光是不一样的种类的片啦。
柯达适合拍人,富士适合拍风景的说法确实笼统,但不能说不正确吧。他们那么一说,我就这么一听,嗯,有道理哈,这就完了。那时候我支持国货用乐凯。那时候要是在日本也许会研究多一些吧。前不久夜里我在黑灯瞎火中拍猫,遇到日本人聊起来,人家还分白种人和黄种人用什么胶卷拍合适呢。我告诉他说现在不用那么费尽了。 那个人还说喜欢闻药水的气味,忐忑不安地等待显影出来的样子。无独有偶,昨天去看一个朋友的个展,也是一个喜欢药水气味的,自己冲洗彩色的。对于这些烧钱的,不是不理解,就是牙根痒痒。
发表于 2008-9-24 2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ullcai 于 2008-9-24 12:38 发表
超级夜之眼,眼馋啊。



这个就只能口水的份了 (售价大概150万日圆)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へへ、ネガはあまり分からないけど、ポジだとかなり間違ってる
打灯不是说用灯当主光,而是用等当补光,并不会影响夕阳的“雰囲気”----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显影的温度应该不是很难控制,一个大型的加热器和热电对再加一个温控就行了。自己显影在玩来说,算是比较节约的玩法,起码比拿出去冲洗要便宜得多哈,我也牙痒痒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鬼,这么贵?!
我觉者70-80万左右就应该差不多了^^
不过0.95的光圈,不知道拍啥哈,莱卡的基线再长,恐怕都木有对付光圈0.95的精度。
发表于 2008-9-25 0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鬼见愁 于 2008-9-24 21:43 发表



这个就只能口水的份了 (售价大概150万日圆)

hoho
虽然买得起,但是不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5-5-15 23:56 , Processed in 0.0266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