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冷奴

中国纪实摄影第一人:吕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 于 2009-3-30 08:05 发表



可能有你需要的
http://www.huaxia-ng.com/bbs/vie ... p;extra=&page=1


近段時間比較忙,見諒

我就是从这个网页上转的.
发表于 2009-3-31 13: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冷奴 于 2009-3-30 12:43 发表

我就是从这个网页上转的.



嗯,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我脸皮越来越厚了...
发表于 2009-4-1 09: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执著的人值得尊重
并且能够震撼人心!
发表于 2009-4-5 2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部分的相片在「ヤバイ中国人」这本书上看过~~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超震撼..........
发表于 2009-4-13 1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giPub 于 2009-3-28 12:19 发表
在西方这样的作品是不是有道德问题,法律问题呢。

应该有!监狱,医院,看管所都是禁止拍摄的。
就因为中国很多法律不健全,也造就出很多惊人的摄影师,他拍了这样一类的群体,同时发表,如果书中这里面有我们在内的新朋好友的其中一个女性,一个男性的话,
你的心情如何??要是我的话绝对禁止他拍摄,同时要他负法律责任。摄影职业道德观在中国可以说没有,忽视人权,无病呻吟的表达作品处处可见。
精神病本身就是很难医治的病,得病的本人和家属都很痛苦,我们不是关注他们的存活,更应该关注社会各方面少出现造成精神患者的原因,当然这不是你我他的力量,是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有2个同学就是精神病院的护士,她们告诉我,你们外人看给精神病人电刑,加锁,感觉我们不人道,但他们无意识地打人,杀人时,法律的责任就是我们,我们也不愿意给他们这样做,但只有这样手法病人才有“记忆”........
我对这位赫赫有名的摄影大师一点没有敬仰之心,我想这样的环境如果我们FB的大叔您去了,不会比他拍摄的差。
感谢冷奴带来这个话题,我一点没有刺痛感,只有愤愤不平。中国禁止这样的书类发表,不管从何种角度,但从人权保护,对精神病者的爱护而言,禁,就是对!!

[ 本帖最后由 猎人之眼 于 2009-4-13 19: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2: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猎人之眼 于 2009-4-13 19:56 发表

应该有!监狱,医院,看管所都是禁止拍摄的。
就因为中国很多法律不健全,也造就出很多惊人的摄影师,他拍了这样一类的群体,同时发表,如果书中这里面有我们在内的新朋好友的其中一个女性,一个男性的话,
你的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要本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原则来看待世界上的很多事物.不过,偏激就不是好事儿了.
对于法律的问题,我觉得,在摄影上,法律所控制的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如果得到了许可,而并没有把照片用在不道德的地方,那么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了,在这一点上面,法律也还没有比较完美的定论.再说了,法律也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期的观念,认识,以及境界都是有所不同的,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化,法律的宽容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如果认真地看这个套片子的话,就会发现,拍摄者对这些人是心存尊重的,不过,并不等于他能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到每个人的心里.所以,感受到了,就感受一下,感受不到,权当过客.正所谓相由心生,我们看到的东西,只能是我们心里的一种心相,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并不能拿自己的感受去代替作者或者其他人的感受.
另外,我并不认为什么人到了这样的环境里都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或者说能拍得比他好.如果真的要较真的话,那就也拍一个系列作个比较就明白了.
最后,我对吕楠的感觉是,这是一个热爱摄影到了偏执的一个人,他本身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其他人所能理解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冷奴 于 2009-4-14 22:28 编辑 ]
发表于 2009-4-15 00: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去发现美,有的人热衷于去挖掘丑。

我还是比较喜欢罗丹的话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发表于 2009-4-15 0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吕楠,更喜欢他那用8年时间,3500多个胶卷、126千多张底片精心拍摄的《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109幅黑白作品虽然没有巍峨的雪山、神秘的寺庙和僧人,但是却洋溢着劳作与亲情的诗意和美感,
犹如一幅幅“影像版”的古典主义绘画,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234.jpg
252.jpg
2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mao 于 2009-4-15 00:23 发表
我还是比较喜欢罗丹的话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美和丑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实在是没有什么他严格的区分方法.一个有灵性的人,可以在丑中发现美,可是没有灵性的人,看到的只是丑,而有些美只是徒有其表,无法深刻挖掘,看一遍就可以了,第二遍就无味了,第三遍就无聊了,如果还要再看,那就只能看到倒胃口.很多时候,美和丑是互相演变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书法上,宋四家都是源自于颜真卿,可是他们都是各自发展了颜体里的缺点,而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再比如,汉赋,在形式上非常的讲究,有很强的美感,可是在一些无聊文人的手上,就便的徒有其表毫无内容的一个问题,到了唐朝就被彻底批判了.所以,罗丹的话正是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审美上的作用.
对于吕楠的这个作品,在我看来不觉得有丑的地方,纪实中的真实就是最美的部分.而且,从他的照片里,我看不到他有任何猎奇的眼光,而是尽可能的客观的表达自己内心对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ldmist 于 2009-4-15 00:40 发表
说起吕楠,更喜欢他那用8年时间,3500多个胶卷、12万6千多张底片精心拍摄的《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109幅黑白作品虽然没有巍峨的雪山、神秘的寺庙和僧人,但是却洋溢着劳作与亲情的诗意和美感,
犹如一幅 ...

他的这幅作品,更是震撼.他关注的不是表面上的美丽,而是,最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拍着一个系列的时候,他由始自终都是跪着拍摄.因为他对摄影对拍摄对象有这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摄影上有一个说法,叫可怕的漂亮照片,看了他的这个西藏系列,其他人拍的的那些空洞的美丽,猎奇的眼光都显得很单薄无力,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架空的漂亮的可怕之处.
发表于 2009-4-15 1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冷奴 的帖子

猎奇的眼光如果说单薄无力的话,那么吕先生的这套《精神病》系列我觉得就不好解释了。因为我通常把这样的选题也列入“猎奇”的范畴。
精神病患者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吕先生的这组照片抓得很成功,处理很晦涩,让人第一眼看过去很“雷”
但是,这样的晦涩,说明不了政治,解释不了社会常态。也无法作为人性的代表,反映不出勤奋,懒惰,颓废,激昂,平静,愤怒...
因为他们仅仅是“精神病患者”,他们的眼神,他们的举止都不正常人常态下的,不具有代表性,揭示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态而已,其他方面不够“普世”。
所以,我把吕先生的这组归入“猎奇”

[ 本帖最后由 bullcai 于 2009-4-15 12: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多的声音出现了,真不错.谢谢大家的讨论.
发表于 2009-4-15 22: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发表于 2009-4-20 22: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肃然起敬!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樱坂 于 2009-4-20 22:50 发表
肃然起敬!

谢谢樱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ullcai 于 2009-4-15 12:05 发表
猎奇的眼光如果说单薄无力的话,那么吕先生的这套《精神病》系列我觉得就不好解释了。因为我通常把这样的选题也列入“猎奇”的范畴。
精神病患者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吕先生的这组照片抓得很成功,处理很晦涩,让人 ...

最近比较忙,等有时间了,再慢慢和牛蔡研究研究猎奇说.
发表于 2009-4-25 06: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我去池袋的书店,终于让我看到这本了,本来想买来着,当时没带钱去,直带脑袋去了,
在日本发行是以马小虎为作者名字,
吕楠在中国被封杀了很长以段时间,
曾经一度被传言被驱逐出境,
在中国做拍东西需要时间,
正因为法律不健全才有这样的题材,一个正在发展的国家,是需要很多这样的人去纪录历史印记的!
发表于 2009-4-25 1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片子让人对摄影家肃然起敬
发表于 2009-4-25 22: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艺术”这一冠冕堂皇之名,秉着最质朴的人性来说,
如果照片中有我的亲人朋友,我会非常的气愤。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0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nut 于 2009-4-25 22:00 发表
抛开“艺术”这一冠冕堂皇之名,秉着最质朴的人性来说,
如果照片中有我的亲人朋友,我会非常的气愤。

为什么?这种气愤好像有点驼鸟心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4-11-23 11:24 , Processed in 0.0301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