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72|回复: 103

英国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 13: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旅游指南

英国概况

来源:英国旅游网


国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

国徽:即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地上半站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地上金黄色竖琴,象征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一只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支扶着。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写着“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国歌:《上帝保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god save the king")

国花:玫瑰花

国鸟:红胸鸽

国石:钻石

科学节:1831年开始,一年举办一次

科学周:1994年开始,在每年的3月举办

国家政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上院议长兼大法官欧文勋爵(Lord Irvine of Lairg),1997年5月任上院议长;下院议长迈克尔·马丁(Michael Martin);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1997年5月任职,2001年6月连任。

自然地理: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 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 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 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 41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爱尔兰的讷湖(396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多雨雾,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三月至六月最为干燥,九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

人口:5883万(2000年7月),其中英格兰人4930万,苏格兰人510万,威尔士人290万,北爱尔兰人170万。官方和通用语均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通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也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也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66万)。另有天主教会和印度教、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首都:伦敦(london);人口:728.5万(1999年)。最热月份为7月,一般气温在13℃-22℃;最冷月份为1月,一般气温在2℃-6℃。

行政区划: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29个区和3个特别管辖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伦敦称“大伦敦”(Greater London),下设独立的32个城区(London boroughs) 和1个“金融城”(City of London)。各区议会负责各区主要事务,但与大伦敦市长及议会协同处理涉及整个伦敦的事务。此外,英国还有12个属地。


简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1-5世纪英格兰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政治:英国的宪法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11、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苏格兰另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过,除10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政党:(1)工党(Labour Party):执政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该党曾于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执政。1997年大选获胜,2001年6月大选后蝉联执政。工党近年来更多倾向于中产阶级的利益,与工会关系有所疏远。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后,政治上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取消党章中有关公有制的第四条款,经济上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严格控制公共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对外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欧洲一体化持积极态度,主张加入欧元,主张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现有党员近40万名,是英国第一大党。(2)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主要反对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该党从1979至1997年4次连续执政,成为20世纪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两次大选中惨败于工党。保守党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通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减少公共开支等措施来压低通货膨胀。主张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 近年来,提出实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反对加入欧元,主张建立“大西洋共同体”以加强英美特殊关系。强调北约仍是英国安全与防务的基石。现有党员30多万名。(3)自由民主党(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支持同自由党合并的多数派组成。主张继续维持与工党的合作关系,推动工党在地方选举及下院选举中实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采取比工党更“进步”的政策。现有党员约10万名,是英国第三大党。此外,英国其他政党还有:苏格兰民族党 (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尔士民族党 (Plaid Cymru) 以及北爱尔兰一些政党如:北爱尔兰统一党(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统一党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会民主工党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党 (Sinn Fein) 等。


司法:有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普通法系,苏格兰实行民法法系,北爱尔兰实行与英格兰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两个系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终上诉机关。1986年成立皇家检察院,隶属于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受理所有的由英格兰和威尔士警察机关提交的刑事诉讼案。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顾问并在某些国内和国际案件中代表王室。

经济: 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居前列。英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仍占领导地位;服务业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其中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
伦敦东部码头区新建的金融中心

2000年,英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并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私有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而制造业仅占五分之一。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力等。1999年,原油及天然液化气日产量达290万桶(约38. 41万吨),位居世界第九。至1999年底,原油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23 .31亿吨,天然气总产量为149000亿立方米。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满足本国2600万电、气用户的国家。1999年底,总电量达7 . 01亿千瓦,其中核电站供应1. 30亿千瓦。英国采煤业完全私有化。森林覆盖面积270万公顷,占英本土面积约10%:其中英格兰约8%,苏格兰约17%,威尔士约14%,北爱约6%。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英国重视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英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0%,从业人员逾400万,占总就业人口14. 4%。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服务(提供法律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1999年,旅游业产值达640亿英镑;从旅游收入上计算,英国是世界第五大旅游国,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4. 5%。主要旅游点有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英国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5. 6%。进口产品主要有:食品、燃料、原材料、服装、鞋业、电子机械设备、汽车等;出口产品主要有:石油及相关产品、化工产品(主要是医药)、食品、烟草、饮料(威士忌等)、机械设备等。


军事: 建军时间约在17世纪中期。女王为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主席,成员有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等;必要时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和列席会议。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英国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国家战略的核心是: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依靠和借助北约集体防务力量来保卫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并扩大英在欧洲的影响;积极加强与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保护其广泛的海外利益。1997年5月工党政府上台后,调整国防政策;继续依靠北约集体防务力量作为英国安全的基础;保持强大的常规部队;保持核威慑力量;突出强调质量建军和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重点提高英军处理各种危机、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努力维护英在欧洲及海外传统势力范围的战略利益。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3、6、9、12、15年不等,一般最长为22年。

教育: 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1998/1999财政年度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学生多为富家子弟。著名的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


新闻出版:英国报纸的人均销量比任何发达国家的都多。全国共有约1350种报纸,7000种周刊和杂志:《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太阳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星期日快报》、《星期日镜报》、《星期日邮报》、《人民报》、《星期日电讯报》、《观察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通讯社主要有3家:(1)路透社:1850年成立,集体合营,世界重要通讯社之一,总部设在伦敦。(2)新闻联合社:1868年创办,由PA新闻、PA体育、PA检索和PA数据设计4家公司联合经营,专门为英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提供公关和投资信息。(3)AFX新闻有限公司:由法新社与金融时报联合经营,向欧洲的金融及企业界提供信息和服务,在欧洲12个国家、美国及日本设立分支机构,总部在伦敦。英国广播公司(无线电广播网)(BBCNetwork Radio)于1922年创办。该公司有5个对内广播电台,1个对外广播电台,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国播放节目。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 ( BBCTelevision)于1936年开始播放电视,有两个台:BBC1主要播放新闻、宗教、体育、歌剧及少儿和娱乐节目,BBC2主要播放音乐、艺术、喜剧、教育及一些特别节目。另有5个数码频道供交费用户使用。广播电台局(the Radio Authority)负责批准及管理所有独立电台的服务,监督节目及广告质量。独立电视委员会(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负责批准和规管商业电视台服务,拥有ITV(第三频道)、第四频道和第五频道。ITV节目始播于1955年,24小时全天服务,面向全国,三分之一时间播放新闻,其它时间播放体育、喜剧、游戏和电影等。主要靠广告赞助。第五频道始播于1997年3月。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各主要报刊、电视均有网络版,其中BBC在线是被访问最多的网站。


外交:英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是欧盟、北约、英联邦、西欧联盟等120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主张同美国加强关系,重视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努力改善同中、俄、日等大国的关系。努力维系同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保持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强调自由贸易。加强在环境保护、人权、发展等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将人权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与中国关系:1950年1月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13日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第一位在职首相访华。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Tags:概况 英国



图片附件: 28965-9109.jpg (2007-10-23 13:15, 355.53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7: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古老而时尚的贵族

英国:古老而时尚的贵族


     英国是由不列颠岛及附近岛屿组成的岛国。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就可到达法国。如果说在法国可以找到骑士精神的遗风,那么到英国,您可以毫不费劲地兑现心中对于绅士风度的种种构想。无论是小说里男女主人公的对白,还是经典油画作品中对于英国乡下的描绘,早已让朵英伦玫瑰绽放于心中。
  
  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是一个保守且传统,同时又非常尊重个人隐私和思想自由的国家。典型的英国人有高高的个子、一股身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臣民的傲气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英式教养”。在这样一个饱经风霜又日新月异的国家,几乎每个城市都能算作一个文化中心。在不经意的漫步间,您就能发现一两处名人故居或是文化先锋的发源地。同时,英国还是一个多元文化之地,居住着不同种族、文化、信仰和不同肤色的人。任何的宗教信仰在这里都会受到尊重及照顾。无论您是从哪个国家来的人,都会发现这里有自己家乡的菜式。
  
  伦敦:古老并年轻着
  
  英国文坛大师萨廖埃尔·约翰逊曾经这样地感慨过:“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也厌倦了。”伦敦是典型的绅士、淑女之乡,无论是在大城市里游走,还是在小镇的街道上闲逛,您都不会感到寂寞,英国人会让您体会到什么叫做热情和礼貌。游览伦敦塔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刹那,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数百年前,历史的遗迹在这里能给人特别的震撼!即使漫步在伦敦的街头也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每一个角落都有历史遗痕在诉说过去。在伦敦的街头,常有很多看不大懂的纪念雕塑和铭文,比如“InmemorialofDukeofWellintongXII”,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这是纪念哪一位大人物。在靠近滑铁卢车站的一条僻静的马路上有一块牌子,说此地是18XX年一位德国裁缝被人暴打的地方。另外,马路拐角处的一个个红色电话亭也可算是伦敦独一无二的风景。伦敦还是王室的所在地。在伦敦以西30多公里,就是著名的温莎堡。作为英国王室的行宫,它承载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古典宫廷故事及一般平民阶层不敢奢望的宏大排场。这里更是留下了戴安娜王妃匆匆的脚步。此外,您还可以去白金汉宫看看。它建于1703年,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2年,王室将其买下,又不断加以改装、增建,最终形成了这座色调不尽一致,式样五花八门的“补丁宫殿”。站在白金汉宫正门口,头脑中顿时浮现出“富丽堂皇”这四个字,好象来到了梦幻中的宫殿。宫殿的外栅栏都是用金色装饰的,显得那么威严和庄重。厚重铁门的浮雕营造出与宫殿十分和谐的氛围。薄薄的一层围墙作为防御设施,将宫殿与外界隔开。围墙里面,能看到那些著名的近卫军士兵纹丝不动地站立着。听说女王住在宫中时,王室旗帜会在宫殿中央高高飘扬。宫殿南侧的女王画廊及皇家马厩现在已经对外开放,等待您来评议。古老的伦敦作为超短裙的发源地,同时又是四大时装中心之一。最新流行的时装会由此走向世界各国。站在伦敦街头,身边的匆匆过客一边操着浓重的伦敦音打着手机,一边步履如风地赶着路。您也许会感叹:古老与时尚也能这么浑然天成地走在一起
  
  牛津:大学中的“贵族”
  
  比起国内林林总总的“贵族学校”,英国学校的“贵族”气质想是无人敢质疑的。英国人崇拜贵族的传统在办学上充分地体现出来。牛津市共有人口11万左右,其中学生1万3千人,分布在市内约40所大学。这些大学多是以教学楼围起的一片庭院,外围多被回廊环绕。漫步其中,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牛津和英国其他城市不太一样,少了点幽静,多了些嘈杂和喧嚣。可能是游客太多的缘故吧!因为到处都能看到旅游团的小旗和成群结队的散客,让人感觉这里更像是旅游胜地,而不是世界最高学府。顺着地图的指引,我来到Highstreet,这条街两侧集中了牛津一些最著名的学院。先来到圣玛丽教堂,这里的楼梯仅能容纳一人通过,就算背个背包都显得非常狭小,来到教堂尖塔的展望台,在阳光下放眼望去,整个牛津城悠然静卧在典型的英国田园中。这景致像是《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人间仙境,美不胜收。牛津大学授予学位的地方叫SheldonainTheatre,它的样子实在有趣,看上去像是只造了半幢的房子,实际上里面的装修很是豪华,连天花板都是由整幅的巨幅油画制成。Newcollege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名字中虽然有个“新”字,但它却是牛津最老的几个学院之一,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最后一个目的地Dininghall里面收藏了许多肖像油画,它们的作者都是英国历史上一些很有名气的人。此后,还可以去牛津的商业街逛一圈,那里的各种小东西可是琳琅满目。在英国旅行,能看到特色的旅游景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充满自豪感的人民,就像品一杯醇厚的威士忌酒,叫人回味无穷、充满无尽的想象。

图片附件: jrcxiexs.jpg (2007-10-23 15:34, 56.29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5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公共场所标识词汇

英语公共场所标识词汇

来源:英国旅游网


Public Places 公共场所
Central heating throughout. 中央暖气全部开放
Children and senior citizens free 儿童与老人免费
Do not enter, alarm operating装有警报,禁止入内。
Do not obstruct or chain cycles to the railings 请不要把自行车靠到或锁到栏杆上。
Do not put (place) bicycles against the railings 请不要把自行车靠到栏杆上。
Do not use this lift as a means of escape in the event of fire 遇火警时,严禁使用此电梯
Dog waste only 只存放狗的粪便
Fire construction points to note 注意消防设施
Fire door, keep shut 消防门房,保持关闭
Fire escape to be clear of obstruction. 安全出口,保持通畅
Fire escape, asked to be cleared off obstruction.安全出口,请保持通畅
Fire escape, keep clear 安全出口,保持通畅
Fire exit only 仅作火警安全出口
Footpath closed. 步行路关闭
For public use 公用
Free of charge 免费
Fully air conditioned 空调全面开放
Gates in use night & day 此门昼夜使用
Gents 男厕
Lavatories 厕所
Leave by entrance door 请不要堵住门口
man's lavatory 男厕所
Men 男厕
No admittance 禁止入内
No bathing, fishing allowed in this pond 此池塘禁止游泳,垂钓
No bicycles, police will remove 禁止停放自行车,否则警察拖走。
No charge 不收费
No entry for general public 公众不得入内
No unauthorized access prohibited,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No unauthorized entry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No way out 无出口
Non-smokers only. 仅供非吸烟者
Obstruction of the door can be dangerous. 门口堵塞,危险
Open all year daily 全年每天开放
Open all year round/ Open all year 全年开放
Open daily 每天开放
Open to the public on selected days only 仅限规定的日期,对公众开放。
Opening hours: 开放/开门/营业时间:
Particulars of membership 会员优先
Pick pockets operate in this area 本区域内注意小偷
Please do not chain bicycles to these railings 请不要把自行车锁到栏杆上。
Please do not lean on these barriers 请不要靠防护栏。
Please do not leave rubbish here 请不要在此倒垃圾。
Please do not obstruct entrance 请不要堵住入口。
Please feel free to smoke in the lounge. 休息室允许吸烟
Please keep clear of the door 请保持门口畅通。
Please telephone for opening times and admission charges 打电话询问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
Please use other doors 请走其它门
Please use yours with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请在你使用时,也为别人着想。
Police notice: bicycles will be removed 警察特别提示:自行车将被清走。
Private function only 只供私人使用
Public toilet 公厕
Unauthorized posters and advertisements will be persecuted 未经允许,禁止张贴广告,否则追究责任。
Under repair, do not operate 正在修理,不能使用。
Unisex toilet 男女公厕
Use of emergency alarm 用于报警
Useful numbers: 常用电话号码
Waiting room and ladies 女厕
Way out 出口
woman's lavatory 女厕所

Restaurant and Pub 餐馆酒吧


Air conditioned 空调开放
Daily specials 每日特色菜
Drinks purchased are for taken away only 饮料仅供外卖
Eat in or take away 店内吃或外卖
Please ask to taste 欢迎品尝
Please wait here or take advantage until our hostess escorts to your table. 请稍等或自便,主人会领你入座。
Superb cuisine and wide selection of drinks. 美味佳肴,各种饮料
Take away service available 提供外卖
Today's special/Today's specialties 今日特色菜
Try our summer range of food 品尝夏季各种食品
Wines & spirits 红酒白酒

Hotels and Hostels 旅店宾馆


Be careful when using the bath.使用此浴室时小心。
Booking made through most travel agents. 可通过各地旅游代理商定票。
Centrally located overlooking a park with free parking. 市区中心,紧靠公园,免费停车。
Cleanliness and comfort assured.保证干净舒适。
Conference facilities. 会议设施
Easy access to… Close to city center. 紧靠市中心,去……交通便利,。
Equipped and furnished to a high standard. 家具配备高档,设施配备精良。
Extremely well equipped. 设施配备精良。
Friendly family guest house near city center and railway station. 家庭式客房,紧靠市中心和火车站。
Full central heating with house provided hot water 24 hours 中央暖气系统,房间24小时提供热水。
Fully centrally heated.中央暖气全部开放。
Indoor swimming pool 室内游泳池
Laundry service. 提供洗熨服务
Night porter on duty. 夜间有行李搬运服务生。
Price according to season and size of flat. 价格按季节和公寓大小而定。
Reduced rates for elderly. 老人优惠
Shave pins in all bedrooms 所有卧室备有刮脸刀/脱发器插头
Stay a minimum of 3 nights and receive 1 extra night free. 最少住三晚,另外免费一晚。
Tea/coffee making facility in all bedrooms. 所有卧室有沏茶和煮咖啡的条件。
This offer is available for all stays to 31 October 2003. 对截至2003年10月31日的住宿实行优惠。
Warm, friendly service in a comfortable home. 热情友好的服务,舒适温馨的家。

Airport 飞机场

Airport lounges 机场休息室
Airports shuttle 机场班车
Arrivals 进港
Assistance 问讯处
Check in area (zone) 办理登机区
Customers lounges 旅客休息室
Departure airport 离港时间
Departure times on reverse 返航时间
Departures 出港
Destination airport 到达机场
Domestic flights. 国内航班
Emergency exit 安全出口
Exit to all routes 各通道出口
Flight connections 转机处
Help point (desk) 问讯处
Inquiries 问讯处
Left baggage 行李寄存
Lost property 失物招领
Luggage from flights 到港行李
Luggage pick up 取行李
Luggage reclaim 取行李
Missing people help line 走失求救热线
Missing, police appeal for assistance 警察提供走失帮助。
No smoking except in designated area 除指定区域外,禁止吸烟。
Nothing (something) to declare 无(有)报关
Passport control 入境检验
Please leave your luggage with you at all times 请随身携带你的行李。
Queue here 在此排队
Reclaim belt 取行李传送带
Reserved seating 预定的座位
Return fares 往返票价
Short stay 短暂停留
Stay close 跟紧
Welcome aboard 欢迎登机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6 14: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气候

英国气候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这温和的气候首先要归功于热带的墨西哥湾暖流。这股暖流,有好几百公里宽。它浩浩荡荡地流向欧洲西北岸,改称大西洋暖流,为英国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以伦敦为例,冬天河湖极少结冰,一月份的平温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而夏天又相当凉爽,七月份的平温气温只有17度,早晚常要加件线衣才行。年降雨量约600毫米,不算太多,但分布比较均匀。就全国来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区超过1000毫米,而东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间。英国的雾气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还有薄薄的烟霭;冬季则经常飞雾迷漫,似雨非雨,若烟非烟,这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至于伦敦过去常见的浓雾,并不完全是自然现象。由于重视环境保护,那里出现浓雾的次数已大大减少。

这个岛国的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在英国只有天气”,以此来表明这里天气的变化莫测。的确,在一日之内,忽晴忽阴又忽雨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天气使人变得格外谨慎,看到一位英国人在阳光明媚的早上出门时穿着雨衣,带着雨伞,外国人可能会感到可笑,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为自己的“感到可笑”而后悔。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话题,在英国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受高纬度的影响,英国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冬季日短夜长,下午未到3点,天色已灰暗一片,夏季则正好相反,日长夜短,晚上10点多才开始入黑。一般来说,夏天是旅游英国最好的日子。夏季日间长,活动时间多,而且温度适中,天气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这个季节尽管也有雨,但一般不会连绵不断,影响行程。

图片附件: 2006110908254530345.jpg (2007-10-23 15:37, 315.23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url]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 本帖最后由 华成旅行 于 2008-2-6 13:11 编辑 ]
发表于 2008-2-6 14: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成旅行 辛苦了

祝新年快乐!生意兴隆!
 楼主| 发表于 2008-2-7 14: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938fg8 于 2008-2-6 13:35 发表
华成旅行 辛苦了

祝新年快乐!生意兴隆!


谢谢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8-2-7 14: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 国 旅 游

英 国 旅 游

来源:英国旅游指南

首都--伦敦

气候:

伦敦及曼彻斯特的天气狻相似, 一至三月的均温度约为摄氏8度,雨量为35毫米, 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气温则升至摄氏20度左右, 雨量约为52毫米。

语言:

主要语言为英语。

货币: 英镑(1£=100pence)

出/入境:

没有限制。

机场:

伯明翰机场 市区东南面13公里
伦敦希斯路国际机场 距市中心24公里
曼彻斯特国际机场 市区西南面15公里

机场交通:

伦敦希斯路国际机场: 地下铁- 3.2镑,计程车- 40镑
曼彻斯特国际机场: 巴士- 1.95镑,火车- 2.35镑,计程车- 12镑

机场税:

伦敦希斯路国际机场: 国际航班- 20镑, 内陆航班- 10镑 (已包括在机票费用内)
曼彻斯特国№机场: 国际航班- 10镑, 内陆航班- 5镑 (已包括在机票费用内)

海关:

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小雪茄100支或 250克烟草,50克香水。

时差:

比中国标准时间慢8小时

食水:

自来水可饮用。

电器:

240伏特交流电50赫

电话:

长途电话国家号码: 44

地区字头:

伯明翰- 121、吉域- 1293、希斯路- 208、伦敦- 207、曼彻斯特- 161

办公时间:

商店之营业时间没有一定准则,
一般时间如下: 星期一至六:9:00AM ~5:30PM 星期日:10:00AM~4:00PM

银行营业时间:

星期一至五:9:30AM ~3:30PM;有些银行会在星期六早上开启。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url]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的购物情况

英国的购物情况

超 市 概 况

    英国的大型超级市场非常多,是国人购买食物和日常用品的主要场所.在英国的留学生,一周至少会去一次超级市场。超级市场的规模都很大,商品非常全.连锁的超级市场遍布全国,在每个城市小镇都可以找到大型的超级市场.可以买到蔬菜,水果,调味品,肉类,牛奶制品,即食食品,各国的地方食物和店内现时生产的面包和沙拉等.还有鲜花,文具,杂志,厨具,唱片,电视机甚至电脑.虽然与美国的超级市场相比稍显逊色,但足可以买到你需要的几乎任何日用品和食品.与英国5点钟就关门的商店相比,9店或10点关门的超级市场就更具优势.现在有些超级市场甚至24小时营业.

   英国最著名和最大规模的超级市场是:Tesco, Safeway, J Sainsbury, ASDA以及专卖冷冻食物的Iceland.他们的分店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像Tesco还提供贷款,保险,汽车,信用卡等服务并经营着许多加油站.

  一般的营业时间:

  视乎你所住的地区,营业时间会有不同.但一般的是周一至周五9:00至21:00或22:00.周六8:30至20:00或21:00.周日10:00至15:00或16:00.圣诞节前可能会延长时间,但圣诞节中或是复活节中会停业几天.

经常变动的价格与特价商品:

  英国超级市场的货物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每天晚上全国的连锁店会将当天的销售记录Upload(上传)到总部的电脑中,电脑经过几小时的大量计算,估计出第二天的每一家分店的每一种货品的需要量并决定对某些商品降价.自动化的货存控制使价格经常发生变动,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特价商品.而一家大型的超级市场,仓库小得让人难以置信.

  留学生们都会注意店内的特价商品,总是可以省一些钱的。如果某种优惠商品是经常要用到的(又不会很快过期的),就会趁着优惠的时候多买一点。

  超级市场的食物价格

蔬菜:
  英国超级市场的蔬菜并不便宜,一小盒几十根beans(青豆)就要约1.70镑(人民币: 25.5元).最便宜也是最常见的蔬菜是:tomato(番茄),potato(马铃薯),cauliflower(菜花/野菜花),broccoli(西兰花/绿菜花)和lettuce(生菜).

水果:
  英国最普通的水果是:grapes(提子),orange(橙),strawberry(草莓/士多卑喱),banana(香蕉),cherry(樱桃/车梨子)等.这些水果相对较为便宜。在超级市场你也可以看到mango(芒果),lychee(荔枝)等水果(统称exotic fruit),但价格通常很贵,且并不新鲜.

肉类:
  英国人对肉是很讲究的,不同的部位分得清清楚楚,包装在一个个小盒子里.通常牛肉比猪肉贵,而猪肉又比鸡肉贵.但重要的还是看不同的部位.比如说,牛肉的肉馅如果是腿部的肉做的会比一般的肉馅贵一倍.和其它东西一样,大盒包装的肉会比小盒包装的相对便宜,这便是Bigger pack, Better value的价格哲学.

奶制品:
  奶制品大概是英国最便宜又是最好吃的食物.不但是牛奶便宜,与牛奶相关的如巧克力,Yoghurt(酸乳)等也很便宜.

中国食物:
  大一点的超级市场,都会有来自各国的食物,当然也少不了中国食物.如果你住的地区,来的中国学生越多,中国食物也会越多.这便是英国超级市场的Micro market(微观市场调查)的结果,遍布全国的连锁店并不是卖同样的东西.虽然多数超级市场所卖的中国食物并不是很多,但也足以让你眼睛一亮。

  付款与奖励

  这些大型的超级市场都接受各种信用/借记卡(credit/debit cards)如Visa, Mastercard, Switch, American Express, Solo等.同时他们有自己的会员卡.你只要索取一张会员卡,并在每次消费是出示,就可以积累分数,分数会换成现金卷或换取免费产品.这是他们保持顾客loyalty(忠实)的办法.




图片附件: 20070820164224396.jpg (2007-10-23 16:01, 92.87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url]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2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旅游三大忌讳

英国旅游三大忌讳

      讨厌过问私事

  去英国旅游,千万不要问人家“您去哪儿”、“吃饭了吗?”中国人认为很热情,英国人认为你很粗鲁。更忌讳打听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排队上公交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英国思维

  以前到过欧洲大陆,不管是法国人、德国人,还是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人,都穿得十分随便,很少有人衣冠楚楚地穿西装。可是这次一到英国,发现那里却是例外。伦敦街头到处可见西装革履的英国人,慢条斯理、心无旁骛,走起路来一副绅士派头,自我感觉特别好。我的一位住在伦敦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他请他的英国邻居到他家来吃顿便饭,不料那一家子来时男的西装笔挺。女的浓妆艳抹,使他着实地吃了一惊。不就是隔壁邻居过来吃顿便饭,干吗这么正规?不想英国人自有他的道理,他说:"万一你还请了其他客人,我随随便便进来,人家就会想,你怎么交了这么个没有礼貌不懂规矩的人当朋友,岂不影响了你的声誉?"这是英国人的思维。

  我的那位朋友告诉我他刚工作时的一件事,说是英国人每天上午10时要休息一刻钟来喝咖啡,单位里有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负责煮咖啡和倒咖啡,因为人多,她显然有些忙不过来,我的那位朋友就主动帮她,她没有道谢反而有些不高兴。第二天,他照例又去帮她,那服务员就说:"我的工作就是倒咖啡,你也来倒,不是正说明我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我该被老板炒鱿鱼?"

  伦敦塔其实不是塔,而是一座小城堡,这里是英国早年的皇宫。皇宫搬到白金汉宫后,照我们的习惯这里应当成为博物馆或纪念馆,想不到它的下一个用途却是成为动物园。动物园搬迁后又成了造币厂,再以后就成为了监狱,现在监狱又搬了,这地方又成了珠宝馆,这里面有什么内容的联系?以我们的思维来看,这是一条杂乱无章的逻辑线,没有任何道理。可是在英国人看来,这是一条杂乱无章的罗辑线,没有任何道理。可是在英国人看来,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情,因为这5种用途有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需要严格的保卫和看守,才不会出问题。要不然,皇上会不安全,野兽会逃出来伤人,钱币会被盗,罪犯会越狱,珍宝也有失窃的危险,只有伦敦塔这座坚固的城堡,才能胜任这些项目的功能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市内交通

英国市内交通

来源:英国旅游网

机场交通

希斯路(Heathrow)机场至市区的交通有:

1.地铁:票价为3.2英磅,到市中心约45分钟。
2.机场巴士(Airbus):可搭A1和A2路线,需时约70分钟,票价6英磅。
3.计程车:至市区约35-40英磅,另加小费。

市区交通

伦敦市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地铁、铁路、公车及码头区轻铁供您选择。

◆地铁:

伦敦中区最迅速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英文俗称(tube),每天在05:30至24:00之间行驶(星期日07:30至23:30),数分钟一班,可向车站售票处或从自动售票机购票,票价采区段制。前往英国可向当地的英国旅游局办事处索取免费的伦敦地图及地铁图。

◆铁路:

地铁网服务於伦敦大部分地区,但不是所有地区。在伦敦郊区您可使用铁路网路,提供快捷又频密的服务,且车站多设置在主要城镇,方便您的旅程安排。

◆码头区轻铁(DLR):

行驶塔桥北部的Tower Gateway至Isle of Dogs的Isladn Gardens,沿途景色壮观,全程需时约16分钟。查询电话:0171-538 9400。

◆公车:

坐双层公共汽车周游伦敦,既舒服又可观赏沿途景色,许多公车经过一些伦敦著名的名胜。每天从清晨至午夜24:00行驶,班次多,其中一些路线还提供深夜服务,票价采区段制。

◆租车:

伦敦有许多租车公司,声誉好的租车公司还为您提供详尽的地图和24小时的急救服务,使您能够放心地畅游英国,您可向当地的英国旅游局办事处询问租车详情。

◆计程车:

伦敦的黑色计程车可在街上随时召唤,车资以计程表计费,小费约车费的10%-15%。若搭乘未经认可的计程车(「迷你计程车」和兜生意的计程车),因为他们没有计程表,应事先商定价钱。




行在伦敦
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都是伦敦有名的交通工具。当您漫游伦敦之际,它们会给您 带来极大的便利。其中最令外地游客跃跃欲试的是红色双层巴士。对于普遍游客来说,似乎巴士总是会把自己带到令人莫名其妙的地方,于是乎对其也就敬而远之。不过,如果能对堵车熟视无睹, 那么就没有什么能比乘公共汽车更方便更令人惬意的了。如果您习惯于乘坐公共汽车且对线 路了如指掌,那您就是地地道道的伦敦人了。当然,并非是说"乘出租太奢侈了",只是想鼓励您坐上一次伦敦的公共汽车,算是留个纪念。

红脸庞的市民之足--巴士Bus

赤红的双层巴士是伦敦的像征之一。 过去,当公共马车还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时候,伦敦人连马车顶上都安置了座位。 爱好保持传统的英国人忠实地遵循了这一惯例,也就有了这种有趣的好像游乐园中游乐车似的大巴士。没有这种巴士,伦敦会失去很多乐趣。

●乘巴士的方法 目前,伦敦有两种巴士穿梭于大街小巷。一种为老式车,乘客由车的尾部上下,车本身 没有门,在行驶之中也仍然大敞四开。因此,即使没有到站,比如在等绿灯或堵车时,乘客 也可以上上下下!但是请注意,不要强行登车或下车。乘务员虽然默认,但出了事故是算在个人头上的。此车多行驶于伦敦中心地区。 上了车以后再向乘务员买票。当然要告诉对方自己的目的地,还可以请乘务员到站时提 醒自己。当然每到一站时,乘务员是会大声报出站名的。 如果您知道下车的站名,在前一站可以自己去按车门口的红色按钮,告诉司机下一站停 车。不过,一般每个车站都有上下车的乘客,也不必太在意去按。 第二种便是新式的巴士,司售人员只有一人。前门上车后从司机那儿买票,再从后门下车。门为自动的,不像旧式车那样随时可下。车上有数个红色按钮,可以用来通知司机自己 的目的地。对何时到目的地不详的乘客,可以求助于司机。当然,最好坐在司机师傅旁边啦 !

●巴士的种类 原则上讲,旧式巴士的一层可站5人,新式车也不过20人。二层摆动较为剧烈,不许站 立;这也是传统的规定。上下班时常会出现满员的现象。无论怎样着急,满员车也是上不去 的。 巴士常常因为堵车而误点,甚至有时也会出现等待了30分钟或更长以后,一下子来2~3 辆车的情况。巴士内严禁吸烟,违反了这一规定罚金相当高。 此外,还有实行单一票价的单人司乘巴士及红箭巴士在伦敦中心运营。

●巴士车站 车站有两种,一种是巴士到站必停(除了满员车以外),一种是必须举手示意(要掌握好时机)才停。站台上对其均有不同的标示。 英国人等车时自然也要排队。但排在前面的人不一定乘坐同一路车。如果不在队中举手 示意,有的车会直接开过去的。此外,在英国,人们习惯于把手伸直向前示意。

圆脸庞的市民之足--地铁Underground

伦敦地铁俗称"特乌布"(Tube),意即试管、管道。确实,这里的隧道是圆形的,也因 此得到这"特乌布"之美称。况且,在圆形隧道里穿行的同样也是脑壳圆圆,脸庞圆圆的车辆,真是名副其实。 英国的产业革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的,伦敦的地铁就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了。它于1870年 诞生,20年之后改换为电力机车。百多年来,伦敦地铁运送过的乘客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 数。 以如此悠久的历史为自豪,伦敦的地铁想必一定很漂亮吧。您要这么想,亲眼见到之后 就会小吃一惊了。站台总显得灰暗,有些脏,与其说是地铁,不如说更像地窖。车厢地板和 窗框多为木制板材(最近也增添了一些漂亮的新型车),令人意外。为"时光"所磨炼的黑亮 亮的木板,以及完全裸露在外的电缆,也不能不说是传统的一种表现吧。

●地铁的乘坐方法 买票在地下通道中,如果您发现了地下铁路的标志,那里便是入口处。当您身上没有零钱或想要购买旅行卡(一日卡除外)时,可以到售票窗口去。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您就不得不耐心地去排长队了。买票时只要报出目的地站名或旅行卡是几区 的便可以了。熟悉地铁的人可以不报站名,而只说"£1.1,Please",即报一下票价就可以了。

自动售票机 如果您身上有零钱,最好去自支售票机买票。售票机很多,常有空位。如果机器里有零 钱找的话,就会显示"Change Given",如果机器不能找零钱,就会在上半部分用红字显示 出"Exact Money Only"。所有的自动售票机均可使用5P、10P、20P、50P和£1的硬币。 售票机要数那种既可以售票,又可以售旅游卡的为最多。售卡的按钮和以区域来划发的 按纽并排在一起。按一下自己的目的地所在区域的那个钮,售票机便会显示出票价,然后把 币投进去,便会自动送出票或零钱来。 伦敦主要的观光点大都在1区之内。售票处也有哪一站位于哪一区之类的说明,但不易 看清。最好事先查看一下有区域划分的地铁路线图。 还有一种机器上面排列的全是站名。看一会儿便会让人眼花缭乱了。不过,如果非常清 楚目的地的站名,使用起来也并不困难。遵循"1 Select Ticket Type"是指示,从蓝色按 钮中选出自己需要票种的按下。接着"2 Select Station or zone"的指示,选择自己的目 的站的按钮按下,此时售票机就会显示出票价。然后投进币,票和零钱就会自动送出来。自 动售票机也出售去伦敦近郊的火车票。

●检票口 伦敦地铁为自动检票,旅游卡也一样通行。但是,请不要忘记取出已放入检票机的车票 或旅游卡。取票口位于检票机栏杆之前,不在此取出票,栏杆就不会放开。

●站台 伦敦地铁的站台上只有谈站站名,没有国内地铁那种"开往~方向"及下一站站名之类 的标示。不过在通道及电动扶梯(有些站还有电梯间)附近都有路线图,可以按颜色找到自己 要乘坐的路线,并顺此线的指示乘车。路线图分为"Eastbound"(向东方面)、"Westbound "(向西方面)、"South bound"(向南方面)、"Northbound"(向北方面)等,在此弄清自 己要去的站在哪一方面,然后再走。否则经过长长的通道和长长的电梯,好不容易才到了, 一看,站台方向错了!恐怕会令人哭笑不得。

●乘车 地铁车辆大多数为自动门,但要注意,有的是需要客人自己按按钮的,按钮上标有"Push to Open"的字样。车内基本上没有广播,但张贴有路线图。您也可以随身带一份,一边看图,一边确认到站是否是自己的目的地。

●出口 到达目的地的车站后,追寻写有黄字"出口"(Way out)的标志到检票口,由此出去即可。

如何更熟练地利用地铁与巴士

首先要买一张伦敦游览图"Travelling in London"。该图上标有地铁与巴士的路线, 在希斯罗机场、维多利亚火车站、匹卡德利站等许多旅游眯的咨询处均有出售。 要乘巴士,最好先习惯一下地图背面的巴士系统图的读识方法。巴士的路线编号均注在 图上的圆括号内,需要依次来寻找该线路巴士都经过哪些地区。如果知道了该怎样乘车,便 可由饭店到市内各主要街道,那么在伦敦的生活就丰富有趣得多了。关于夜班车,在免费资料手册《伦敦中央巴士图》(Central Bus London Map)及《夜游神们的巴士》(Buses for Night Owls)中均有介绍。如果想乘巴士逛遍大伦敦,最好有一份《大伦敦巴士路线图》(Wide Bus Map)。伦敦有许多非常方便的巴士,有了它们您在伦敦观光就如虎添翼了。旅行卡 虽然是上下班人们使用的月票,但只要有4cm×3cm大小的照片,谁都可以在地铁售票窗 口买到这种旅行卡。有了它便可以随便乘坐地铁与巴士,有效期限分为1周、1月、1年等若 干种。此外,在主要地铁站拍摄快像约£2.50。 全日旅游卡 平时一般从早上9∶30开始使用,周末及节日全天通用。可随便乘坐地铁与巴士。从希 斯罗机场到匹卡德利广场普通票需要£3.90,所以用全日卡要实惠得多。不需要片。地铁的自动售票机有售。夜晚乘出租车是要慎重 1992年,英国接连发生了两起出租车司机行凶事件。虽然从那以后没再发生过类似案件,但人们仍然感叹到:连出租车司机都不能信赖了。深夜不得不乘出租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司机是否在车上贴有椭圆形的许可证。

黑脸庞的市民之足--出租车Taxi

在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气氛的伦敦街头,黑色的出租车倒也显得十分合适。它们不紧不慢 地驶来驶去,自有一种古雅的风韵。 盛装打扮的绅士与淑女们乘坐黑色出租车来到剧院或音乐厅,一位身着晚礼服的侍应生便会马上走上前打开车门,笑盈盈地迎接客人。这种电影场景在如今的伦敦依然可以看到。

●出租车的乘坐方法

在机场、车站的出租车站及街道上的车流里,均可以叫到出租。只要车项上的灯及助手席旁的"FOR HIRE"灯均亮着,那么就说明此车正待客出租。 助手席的玻璃放下后,向司机讲明自己的目的地,然后再坐到后座。助手席虽有两个座 ,总共可乘坐5人,但通常最多坐4个人。司机席与客席有玻璃相隔,可以安心地说些悄悄话 。仅此也透露出绅士国度的风度。 车价在计价器上表示,到了站后一般要在原车价上再附加10%左右的小费。 租车起价为£1.00,此后依里程来计算。此外,还要依据人数、行李数、宠物数(因司机而定),再另外加收费用。晚上要附加夜车费,周末及节目也要加费。附加收费并不在计价器上显示。下车后,由助手席窗口付车钱。  




伦敦的火车站
在伦敦,并没有命名为"伦敦站"或"伦敦中央站"的火车站,因为从19世纪铁路开始运营以来直到1947年,英国铁路全部是私营的。待各家私人铁路从英伦各处修到伦敦时,伦敦中央地区已经密密麻麻地建满了民居,火车站也只是设在伦敦周边地区。由此,无论是哪一条私营铁路,都没能给自己的车站冠以"伦敦"或"伦敦中央"之类的大名。

这些伦敦周边地区虽然在19世纪中叶还是郊外,可现在却成为繁华美丽的市区了。1948 年以后,英国各主要铁路均统一为英国国家铁路。只是火车站的位置已无法移动,仍然保持原状。因此,即使时至今日,各车站始发、到达的列车都是有特定方向的。客人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地,来选择出发站。从外地到伦敦还要中转去其它地方的客人,到站出了检票口之后,就不得不再换乘地铁、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去另外一座车站换乘。虽说麻烦,却也没有办法。 




伦敦铁路
英国的铁路网也是四通八达,想从伦敦市去其他城市的话,英国铁道是最佳选择,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程。但较不方便的是伦敦并没有所谓的“伦敦火车站”或是“中央车站”,市内每个火车站发出的列车前往的城镇各有不同,旅客要视自己的目的地到不同的车站搭乘,虽然如此,由于线路多,各车站又与地铁相连,若要前往郊外,还是铁道便利。 




伦敦巴士
如果不赶时间,搭乘伦敦最著名的红色双层巴士是领略伦敦市区风情的最佳交通工具,尤其是几条巴士线路沿线经过许多著名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一窥市区全貌的最经济、最便捷的机会。伦敦现在有3种巴士,一种是设有车长的旧型双层巴士,没有门,乘客从后面开放式出入口任意上下,另外还有新型双层巴士和往返郊外和近距离路线的单层巴士。除了日间巴士之外还有夜间巴士,号码前加上“N”字,相当方便。




伦敦地铁
伦敦的地铁是全世界最畅通的地下铁路网,线路标示清晰,想迷路都很难。同世界其他大都会区相比较之下,伦敦地铁的价格昂贵的多,虽说如此,基本上它仍是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目前伦敦共有12条地铁线,在加上一条船坞区轻型小火车,以及可接驳的火车路线,相互交织,构成整个伦敦地区便捷的交通网,游客只要搭乘地铁,再配合一小段步行路程即可便游伦敦主要景点。 




伦敦计程车
和双层巴士并称的是伦敦“名产”的黑色计程车,通称“Black Cab”,最近,很多计程车已被允许漆上五颜六色,不在只是单调的黑色,搭乘这种外型古典气派的传统计程车实在是奢侈的享受,一上车至少3英镑,计程车司机都受过严格的训练,管理极为完善,服务亲切。






2000-2005年伦敦公交系统票种一览


以下为从2000-2005年1月9日期开始实行的伦敦公共交通系统新票价体系,适用于整个大伦敦地区(Great London Area)。

One Day 一日票 周一至周五上午9:30以后,以及任何周末和公共假日均有效。

Weekend 周末票 可节约25%票价。

Family 家庭票 适合家庭团体类型,成人票比一日票便宜20%,儿童票价为60便士。

Period 周期票 适用于白天和晚间的任何时候,适合于7天至一年不等的周期。

LT Card LT卡 使用此张一日票可在任何时候乘坐公共汽车,地铁,和DLR。

Group Day Ticket 团体日票 对团体乘坐地铁和DLR旅行提供折扣。

Millennium LT Card 2000-2005年千禧年新卡种。

us Passes 公共汽车长期票(类似月票) 适用于每周,每月,甚至每年长期乘坐者(仅限公共汽车)。

16-17 Photocard 青年卡 限于16-17岁青少年的优惠票种,可节约30%的票价。

Student Photocard 学生票 对于18岁以上,全日制学生提供优惠的票种。

Visitor Travelcard 观光票 来自国外的观光者有福了,提前买一张“观光票”将对你的旅行带来很大方便,适合全球很多国家来客。

Child Rate Photocard 儿童票 对5-15岁儿童提供优惠的票种。


图片附件: 06112106141040490071.gif (2007-10-23 16:15, 43.38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3: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英国银行应对全攻略

2007英国银行应对全攻略

英国比较出名的银行就是汇丰,NATWEST, ROYAL BANK OF SCOTLAND(RBS), BARCLAYS, LLOYD TSB(黑马银行), HALIFAX,其中NATWEST和RBS合并了,政策大致相同,HALIFAX和 BANK OF SCOTLAND合并。后者在英格兰并不多见。中国银行在英国有6个支行,其中伦敦两个,曼城,伯明翰,利兹和爱丁堡各一。
  
各大银行都受FSA(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监管,所以开户都极为严格。一般的要求是护照和地址证明。对于没有身份证明的,HOME OFFICE的IND卡也可以(例如难民)。护照上一般要求签证期至少一年。
  
地址证明如电单,气单,水单,电话单(一般手机账单不接受),COUCIL TAX BILL,要求在半年内有效,第一个月的账单有些银行并不接受。如果你有FULL DRIVING LICENCE也可以,PROVISIONAL得很多银行只在你小于20岁的情况下接受。以前的时候,银行要求出示学校的证明信,证明你的现地址和国内地址,现在由于部分银行只给学生基本账户,这一条部分银行并不看重。
  
个人推荐从国内过来的时候,带部分现金和汇票过来,因为开银行账户比较麻烦。国内的长城卡拿到这边用也蛮方便。这里的中国银行并不提供卡和存折。开户至少要50磅的定金,而且半年内关账户要收钱。
  
现在开账户,一般给的都是SOLO卡,汇丰今年很多给的是BASIC ACCOUNT,只能在银行内取钱。NATWEST给的是STEP ACCOUNT,SOLO卡。BARCLAYS是INTERNATIONAL PREMIER HIGH INTEREST A/C,至少要2000磅的存款,否则每个月收5磅钱的手续费。偶初来英国就在BARCLAYS开的账户,后来莫名其妙的收费,加上信用卡申请极为费时,慢慢的就转去汇丰,当时是一个礼拜后给的信用卡,NATWEST是当时就替偶申请了信用卡。今年查帐单才发现一年多一直在给BARCLAYS贡献手续费,只好关掉。汇丰和NATWEST如果没有恶意透支,一般是不会收额外的费用的。
  
FSA的监管又主要的两项,洗黑钱和金融诈骗。现在一般要提款超过1000磅,需要提供护照或者驾照,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你是新帐户,马上进了大笔钱,然后你又马上要用几千镑,而没有其他正常交易,那末这个看起来就是洗黑钱。金融诈骗如别人用你的支票本提钱,用你的账号付账,签手机。同住的还是小心点好,账单,支票本,签名都保存好。
  
如果你初来英国,不如开个定期帐户或者基金账户。后者的利息是蛮高的,大概3.75左右(各银行不同),高的有7%。有些定期账户是可以拿卡的,随时都可以刷卡,取钱。这大概是国内所讲的定活两便账户了。

个人以为开外币账户并不合算,利息极低,而且取钱并不方便。偶当时在汇丰开了美金账户,费尽周折,大概是美金账户并不是很普遍。阿妈从国内打钱,国内又有规定,一次不能超过2000美金,结果打了4000美金被汇丰收了近两百美金的手续费。放到那里一年,一分利息都没有,居然被告知如果取钱,只能取英镑。靠!(换英镑的可以在银行,也可以在玛莎百货,各大旅行社)。
  
从国内带钱,可以电汇或者汇票。电汇你需要英国账户的SWIFT CODE, IBAN NUMBER,账单上基本有显示。汇票大概要一个礼拜左右来CLEAR,如支票,需要一个礼拜来CLEAR,除非是在开户银行的开户分行。即使钱看起来在你的账户,银行也不见得让你提钱,因为CLEAR CYCLE就是5天工作日或者更长。
  
信用:英国的银行信用系统极为完善,都有专门的信用AGENCY。你如果在别的地方随便CANCEL手机合同,亦会影响你的信用记录。还跟你的交易情况,现金PAY IN情况,住租房子有关。搬家愈多,愈影响纪录。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丁堡 说不出的神秘

爱丁堡 说不出的神秘




到英国旅游的人是不会放弃苏格兰的,没有人能够抵御这片土地的诱惑。苏格兰的美,是那种说不出的神秘,空灵而坚毅。每年的5月到8月,都会有许多人来到这里,有的为了神奇的城堡,有的为了广阔的高地,有的为了悠扬的风笛声,有的为了风情万种的苏格兰裙。

爱丁堡

爱丁堡是南部低地的中心,也是苏格兰的首都,充满了苏格兰独特的魅力。爱丁堡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由是文化中心,是苏格兰与英格兰交流的枢纽。每年8月份举行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常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文艺团体在此举行精彩的演出。虽然爱丁堡不如伦敦那么大,那么丰富,但她有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有她小家碧玉般的气质,到过这里的人都不会否认,她的确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

在爱丁堡,你步行便可以前往市中心及其它主要景点,在我们的受绘地图上也已经标示除了主要道路和景观。在正中间竖向延伸的大路,是以北桥路为代表的街道。而几乎与之垂直相交的则是由爱丁堡城堡到圣十字架宫的皇家麦尔大道。这两条主干线将爱丁堡大致分为4个区域。l区是西北区,繁华的市中心。2区是西南区,大学,住宅区与剧场等娱乐施设多集中于此。3区则是圣十字架宫一带。4区是卡尔顿山周边地区,由此可俯视整个爱丁堡市。

王子街( Princes Street)

王子街把爱丁堡分为新旧二城,北面分为新城,南面为旧城。新,旧两城之间有一座长条山丘,天然壁垒分明。王子街素有“全球景色最佳的马路”之称。全长不过一里,许多华丽摩登的商店汇聚在此条马路旁。南侧则是一片青翠的绿地,东端尽头是王子街花园。

古堡下的王子街花园风景如画,里面屹立着苏格兰著名文学家司各特的纪念塔。在花园的另一块绿地上,伫立着蜚声世界的苏格兰钟,其主要结构设于地下。此钟建于1803年,分针长2.4米,时针1.5米,钟面直径3.5米,花钟图案由2.4万朵各种鲜花组成,每 1分钟就有一枝杜鹃花跳出来。据称,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独特的一座花钟。

苏格兰美术馆也设在花园外。

爱丁堡城堡 (Edinburgh Castle)

爱丁堡城堡建于一座火山状的石山上,站在城堡中可俯视整个城市。每到夏季的艺术节期间,这里都要举行著名的军乐队行进演出。

过去,城堡前曾有兵士把守,城堡顶上还曾架有称为“芒斯麦哥”的大炮,虎视耽耽地盯着普林西斯大街。不过,这些大炮据说是为皇室活动鸣放礼炮用的,现在则保存在室内。

城堡中有一个皇冠展室,展示有苏格兰皇冠、皇杖以及宝剑等王位继承的信物。院子里则有苏格兰国家战争纪念馆,收藏了各种武器。此外,每天中午一点都按过去的惯例鸣响空炮,让您回味苏格兰历史的动荡。

开放时间:9:30-16:15

票 价:$5.50

推荐:在去城堡的路上,有古朴的苏格兰格昵制造博物馆和威士忌粱造博物馆,对于想了解苏格兰风俗文化的人当然是不能错过的,这些博物馆一般都是免费参观,但在你参观完以后肯定会经不起诱惑而掏腰包的。值得推荐的的是苏格兰格昵制造的各种衣物,尤其象围巾这样的小物品,价格在10磅左右,很有特色。当然,饮酒者在苏格兰买威士忌也是最佳选择。


皇家麦尔大道( Roya Mile)

这里不仅保留了过去街道的原貌,还有众多的名胜,因此游客络绎不绝。与以普林西斯大街为中心的纽敦(即新城)相对应,这一带被称为欧尔德敦(即旧城)。皇家麦尔大道只是俗称而已,其实它是由四条大街连结而成。

城堡前的一段坡路称为卡斯希尔,再向下便改称劳恩玛卡特路了。从这条路与乔治二世桥路的交叉口开始又称海尔街。此处附近图书馆与书店较多,法院与圣贾尔斯大教堂更是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气氛。但继续向东,餐厅与礼品店渐渐多起来,街道也变得嘈杂喧闹。下了坡之后,行人逐渐稀疏,周围多是中世纪的建筑,这便到了卡农凯特路。当道路两侧的房屋逐渐稀少之时,在路的对过便可见到圣十字架宫了。

在皇家麦尔大道上,您可以到气氛良好的餐厅或酒吧坐一坐,也可以挑选苏格兰的土特产礼品。不过,要想逛完所有的景点,可是需要耐心与时间的。

新城 (New Town)

18世纪末,设计师詹姆士·克莱格斩露头角。他曾提出一份城市规划图,采用了单纯的左右对称的方案,简洁明快。爱丁堡依此方案开始建设。新城便由此应运而生。该商业街区以普林西斯大街为中心,两端连结了夏绿蒂广场与安德鲁广场。

当时,普林西斯大街是富商与贵族们的住宅区,普林西斯大街公园也是只对本区居民开放的私家花园。因此,该公园的钥匙就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不过,现在公园已对公众开放,普林西斯大街也成为苏格兰数一数二的商业购物街。

此外,所谓普林西斯大街,意思是王子们的街道,并非公主的街道(译注:普林西斯在英语中既有王子们(复数)之意,又有公主之意)。

普林西斯大街对面建有许多商场,其中以杰娜斯最值一游。该商场不算大,但其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漂亮华丽,在司各特纪念塔正面巍然材立。戴安娜王妃常光顾的著名的劳拉·阿什莱等名牌专卖店也均聚集在这条街上。

在冰激凌小摊旁边,常可见到吹奏风笛的人。他们身着花格裙,鼓起脸颊,演奏苏格兰民歌。这才是苏格兰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在那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音调中,您一定会感到,嗯,确实是在苏格兰了。


格拉斯广场 (Grass Market)

格拉斯广场在古代是一处行刑场,其历史浸满了鲜血。不过,现在这里已成为爱丁堡最漂亮、最现代的地区之一,因而倍受注目。广场位于爱丁堡城堡背后,与普林西斯大街风格各异。这里有餐厅夜总会及酒吧,爱丁堡人常在此喧闹到深夜。还有许多颇具气质的小店散布其间,可以买到各式礼物。

爱丁堡攻略

住宿:爱丁堡有很多旅馆,既有高档饭店,也有很多B&B旅馆。但是,请您注意,爱丁堡饭店虽多,可一到8月份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到处都是客满为患,如果您是在旺季时去爱丁堡,一定要事先预定好房间,或者一大早便得去找空房。

B&B(BED AND BREAKFAST,即有空房间的人家设立的私人旅社,提供干净的床和传统早餐)散布各处,以联邦泳池及明特街等处较多。您从市内到这里需乘巴士,并要花时间自己去寻找满意的旅店。您也可以在住宅街区中的B&B里安身。在由普林西斯街东端向北延伸的利思路上,有一些B&B,国王剧院前的吉尔摩地路两侧,以及附近的住宅中,也有一些干净的旅店。

乔治街上则有不少档次偏高的饭店,气氛良好,服务也很周到,您不妨奢侈一次。

如果您想舒舒服服地在爱丁堡饭店里住一住的话,那么普林西斯大街东,西两端的贝尔摩若饭店和卡莱多尼安饭店是最适合的。
交通: 从伦敦出发到爱丁堡有火车和长途汽车的选择,长途巴士从伦敦维多利亚长途史上站前往,时间约为10个小时,单程车费约为20英镑。早晚各二班车次,宜选乘黄昏车次,于次日早晨抵达。

乘火车可在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 King's Cross)乘车,每天有12班车次,乘Intercity125 特快往爱丁堡,车程4小时,票价约60磅左右。

夜车从Euston火车站出发,车程6.5-9小时,车上全部卧铺,不设座位,所有卧铺均为双人房,包简单餐。

爱丁堡有两个火车站,中央火车站为 Waverley Station,位于市中心的山谷下,大部分长途列车均来往此站。
气候:苏格兰的气候总的来说凉爽而多变,5,6月为比较干爽的时候,但随时都有下雨的可能。爱丁堡。虽然纬度和莫斯科相同,但由于有温暖的海风吹拂,也没有那么寒冷的天气。一般来说,5月到8月是比较好的旅游时期,当然,这个时期各个方面的费用也会高些。建议旅游者带些可以防雨的衣物,有备无患
爱丁堡艺术节(The Edinburgh Festival)
自1947年起,每年的8月,平时宁静的爱丁堡成了全世界最热闹的地方。因为爱丁堡艺术节持续3周在这里举行。艺术节期间,这里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演出。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也穿越国境,聚集到这里。

在众多的演出活动中,最盛大的要数艺术节开幕前一天的盛装游行了。这既是对参加艺术节的艺术家们的宣传,又是对游客的一种服务。游行中还会当众宣布爵士音乐节的开幕。人们穿上爵士乐全盛时期的衣服互相庆祝。普林西斯大街上音乐声飘荡。

艺术节的演出票多数要排队购买。如果您能在售票处开门前30分钟去的话,应当可以买到。不过要买焰火晚会,艺术节开幕及闭幕日,最好事先确认。

今年的艺术节将于8月11日到8月31日举行,届时,将有国际艺术节,军乐队分列式,爵士艺术节,国际电影节,书展等一系列活动在爱丁堡举行,相信这个时候的爱丁堡会是最美丽,最闪耀的。



图片附件: xwzx040904lj02.jpg (2007-10-23 16:43, 256.29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享誉世界的伦敦古迹

享誉世界的伦敦古迹


一.“大本钟 ”

  “大本钟 ”坐落于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大本”。每隔一小时,大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

  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大钟共重21吨,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

  “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二.伦敦塔

  伦敦塔始建于1078年。它在历史上既作过王宫,也作过法院,后来又是一所监狱。伦敦塔占地7.2公顷,周围用巨石筑成一道厚实的城墙。城墙上有许多炮台、箭楼,四周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从1107年,诺曼征服伦敦后,伦敦塔成了国王行辕总署和兵营。从1140年到17世纪该塔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的主要住处。英国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内被处死之后,伦敦塔就成了监禁犯人的牢狱和刑场。

  伦敦塔现在已经成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塔内有个珍宝馆,观众可以看到英国历代国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银珠宝。伦敦古堡中还有一些身体肥胖称为“渡乌” 的大乌鸦,有专人饲养。伦敦塔有千年的历史,堪称伦敦最悠久的古迹,游客每年达200万人。在出入口处游人可以看到两名身着古老的都铎王朝制服的禁卫,这些 “古老卫士”们,成了游客欣赏和摄影的对象。

三.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闹区的格雷·拉塞尔大街北侧。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立,气魄雄伟、十分壮观。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其后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

  埃及馆是博物馆中最大的陈列室之一。陈列数量达7万多件。在希腊、罗马馆有公元5世纪雅典女神的祀庙和古罗马历代皇帝的半身雕像。在西亚艺术馆,陈列有历名悠久的波斯文物和3700多年前巴比伦时代国王汉穆拉比赐于贵族的两块地界碑。最引人注目的是东方艺术馆,这里除中亚、南亚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品,为数达2万多件。

  大英博物馆的藏书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有大量的英国和世界的经典文献、书籍、手稿、档案,不少是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许多种文字的书籍。仅中国书刊就有6万多种。

  历史上许多学者、名流、政治活动家都曾在大英图书馆博览群书,进行研究和写作。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移居伦敦后,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资本论》。

四.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现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图片附件: 0712922485691863.jpg (2007-10-23 17:04, 38.54 K)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莎士比亚故居

莎士比亚故居


伦敦以西 180 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镇,是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诞生地和逝世的地方。

莎士比亚的故居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本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使这座 16 世纪的老房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莎士比亚的父亲当年买下这座 2 层楼房,一半作住宅,一半作手工作坊。1564 年 4 月 23 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楼上。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14 岁时,家道中落,他只得中断学业,外出谋生。18 岁时,他与比他大 8 岁的当地姑娘安妮结婚。几年后,莎士比亚步行来到伦敦,开始了他作为演员、剧作家和诗人的生涯。1592 年,他以自己的剧本《爱的徒劳》、《错误的喜剧》、《亨利六世》等开始驰名伦敦。30 岁到 35 岁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鼎盛时期。他一生共写了 154 首 14 行诗、37 部剧本。功成名就的莎士比亚曾是伦敦“环球”、“天鹅”、“玫瑰”、“幸福”等几家大剧院的股东。莎士比亚 48 岁后搁笔,从伦敦回到斯特拉特福镇,退隐故里。1616 年 4 月 23 日,即他 52 岁生日那天逝世。

在他逝世 7 年后,他的生前好友将他的剧作汇订出版,因为印在对折的纸张上,称为“第一对折本”,这就是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故居于 1847 年由“斯特拉特福旧居委员会”接收后进行了修缮。1891 年,又由“莎士比亚旧居托管和保护委员会”负责管理和保护,开始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故居楼下的起居室和厨房都是石块铺地,楼上卧室是木板地,木制的桌、椅、床、柜都极其普通,还有一个木制摇篮。起居室和厨房的陈设都按照当年的样子摆放着。在故居的陈列室里陈列着莎士比亚的手搞、著作、画像以及一些文物和图片。在楼内的一间小屋子里,层层叠叠存放着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来访者在此留下的签名和赠言。这些集子展示了后人对莎士比亚的景仰和热爱。在故居隔壁的“莎士比亚中心”是一幢现代展馆式房屋,里面以图片、文字、雕塑等形式介绍了莎氏生平和他的著名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组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蜡像,展现了莎士比亚剧作《第十二夜》、《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皆大欢喜》里的主要人物。

在斯特拉特福镇旁的艾汶河畔,耸立着莎士比亚青铜坐像,坐像安放在高大的纪念柱顶上。四周还有 4 座莎剧人物的塑像,他们是:《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麦克白斯》中的麦克白夫人、《亨利五世》中的皇太子和《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斯特拉特福镇上还有莎士比亚学会、莎士比亚画廊、莎士比亚剧院等,英国人称斯特拉特福为“莎士比亚的世界”。

图片附件: 881787441627.jpg (2007-10-23 17:29, 31.71 K)
881787441627_c2feXjr93mwn.jpg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1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西部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伦敦西部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 Abbey)的本义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于这座教堂在伦敦城的西部,便得此名。同时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堂。早在8世纪;这里便有教堂了,但只是在爱德华忏海王建立起这座教堂之后,这一带才成为身份不凡的地区。位于英国伦敦市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历史就是伦敦乃至英国历史的缩影。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前身是隐修院,13世纪英国国王亨利三世下令采用当时的哥特式风格对教堂进行改建。1245年动工,1517年基本完工。教堂的平面呈拉丁十字型,总长156年,宽22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教堂的柱廊宏伟凝重,双塔高耸挺拔。堂内装饰精致华丽,玻璃窗五彩缤纷。

教堂建筑为哥特式,数个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美丽绝伦。

在这座教堂建成之后不过几日,忏悔王便死去了,也没有王位继承人。正当皇亲国成为此争吵不休之际,诺尔曼人威廉从法国而来,并一举压制、征服了英格兰。可是,怎样才能向公众展示自己是爱德华王的正当继承者呢?最终,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爱德华王建造的这座教堂内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于是,

1066年,威廉在此登上了英国王位。从那以后,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

教堂中间还有一处拥挤的墓场,埋葬有诸多伟大人物。由于人数众多,不得不将棺停竖起来埋放在地下。最终还是无处插针,才开始将伟人们向圣保罗教堂转移。

在邱吉尔或无名烈士的墓碑前行个礼,游客们便走过庄严却有些灰暗的通道,买票进入到豪华绚丽的内厅。铺满红色天鹅绒的地方是极为富丽堂皇的祭坛,登基及大婚仪式均在此举行。人们眼前好像看到了那盛大的场面。祭坛后是忏悔王高达3层的豪华墓地。

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

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Scone),它是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掠夺来的。原来,这是苏格兰王登基用的,据说现今苏格兰人中,还有人发起要把这块石头取回去的运动。

在最里面的亨利七世礼拜堂中,并排陈放着悲剧性的女王玛丽,以及在伦敦塔惨遭杀害的年幼的爱德华五世及其胞弟的墓葬,看后令人心情沉重。

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是宗教圣地,而且是英国王室的活动场所。从11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外,其他英国国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王室的结婚、葬礼等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是20多位英国国王的墓地,也是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墓地,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等人之墓。

图片附件: 2007418105345312.jpg (2007-10-23 17:44, 14.74 K)
2007418105345312_aO1R1hplwqgN.jpg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3: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概况

伦敦概况

伦敦是世界著名都市、是英国的首都、是金融、文化、艺术、教育的中心。她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计多世界一流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著名建筑,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到此观光。她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生活,众多的世界著名大学、学院和其它教育机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来此求学深造。伦敦交通发达、地铁、火车、地面公共汽车连接成网,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公共汽车二十四小时月医务。伦敦还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风味食品,地处市中心的中国城(唐人街)聚集着众多的中国餐馆和中国商场,它是中国人活动的中心。


如果将泰晤士喻为银河,那么伦敦的各部就是银河周围的星辰,中心地带是特拉法尔加广场。由此去各主要景点,步行均不超过45分钟。地铁则以查灵十字站为中心,由此乘坐地 铁到各主要景点只需15分钟。 不妨先到广场对面的国家画廊,之后再决定去哪个方向。向东可以探寻伦敦城、伦敦塔 。往西到西境娱乐购物最佳。北面到大英博物馆可以参观人类文化遗产。向南,可以听听大本钟的轰鸣,再到白金汉宫照个纪念照。


敦旅行可说是十分便利,一张地铁券便可跑遍全城,游览城内的风景名胜,白天,你可以参观具有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塔桥、古迹与王宫,累了可随处找个公园小憩一下,或是喝个悠闲的英式下午茶,到了夜晚,不管是音乐歌舞秀、各式剧码、音乐会、酒馆或是夜总会,都能将你的夜晚带入最高潮。


此外,绝不能错过的购物乐就是周末市集,有别于豪华百货公司与精雕细琢的购物橱窗,这里更多了民间地方色彩,以及热闹欢乐的气氛,不论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老古董、叛逆前卫的庞克行头、精细的手工艺品,或是便宜俗俗卖的衣物配件,都可以在伦敦各大小市集中一网打尽。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图片附件: 011810.jpg (2007-10-23 04:50 PM, 12.88 K) 011810_BUiH44kp94n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


景点地址: Victoria?Green Park

如何到达: 地铁站:Victoria、St.Jamess Park、Green Park
公车:2、8、9、10、11、14、16、19、22、24、36、38、52、73、74、82、137、137A、185、211、239、507、511、C1、C10
开放时间: 8,9月间

景点电话: 0044(0)207 799 2331
景点传真: (+44) (0) 20 7930 9625


--------------------------------------------------------------------------------
景点概况  
1703年的白金汉宫,是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迄今,前身为白金汉屋(Buckingham House)它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集合办公与居家功能。是一四层楼的正方形大建筑物,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而在宫前广场有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就好像要从天而降似的。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每年4-9 月时上午11:30至12:00都会举行的换岗仪式,其他月份每两天11:30举行一次,在军乐和口令声中,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的举枪互致敬礼,一派王室气象,常常吸引路人和游客围观。 如果您想知道英国女王是不是正在白金汉宫中?其实很简单,您只要抬头看看皇宫正门上方,如果悬挂着皇室旗帜,则表示女王正在里面,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在每年的8、9月间都佰对外开放,一般民众就可趁此时进入皇宫。 白金汉宫开放参观的部份为王座室、音乐厅和国家餐厅等,经常一票难求,最好先用电话申请预约。位在宫殿南侧的女王美术馆和皇家马厩也开放供人参观。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图片附件: 20076181394655.jpg (2007-10-23 04:55 PM, 53.2 K) 20076181394655_Nd8mOOM2MyVQ.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2: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景点地址: St.Paul’s Churchyard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4,11,15,23,26,100

地铁:St Paul's站,within Zone 1(城区1线)
开放时间: 周一—周六8:30—16:00

景点电话: 0044(0)20 7246 8319
景点传真: 0044(0)20 7329 2029


--------------------------------------------------------------------------------
景点概况  
教堂概况 中世纪的罗马教堂有一种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的特殊的、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它们采用了拜占庭时代第一批教堂、寺院的结构,重新组合了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了它们一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教堂一般都是设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内部的各个空间用长排的雄伟大圆柱进行分割。如果你在看惯了辉煌精致的巴罗克风格教堂之后,想领略一下中世纪教堂的风采,那么,就去城外的圣保罗大教堂吧。虽然它是于本世纪初在原教堂的余烬中重新修建的,但属原教堂的忠实翻版,完全保持了古罗马君士坦丁风格教堂的特色。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395年,罗马皇帝奥瑙里奥在任时,教堂被扩建,自此直到16世纪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落成,城外的圣保罗教堂一直是罗马最大的教堂。从13世纪至15世纪,教堂一次次被修缮美化,许多艺术大师们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成果,这里集中了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 遭遇大火 1823年7月15日,由于整修时的疏忽,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乎完全吞噬了这座辉煌、罕见的古罗马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之外,所有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法国作家司汤达当时正在罗马,对这一不可弥补的惨剧,他在《罗马漫步》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火灾发生的第二天,我去了圣保罗。它给我留下了一种庄严同时凄丽的美感,恰如奠扎持的音乐一般。灾祸留下的可伯痕迹还是如此活生生地展现在那里,教堂内堆满了半焦的冒着青烟的檀梁,被劈开砸断了的大圆石柱仿佛时刻有倒下来的危险。深深震惊了的罗马人到这里祈祷,来看他们被火烧掉了的教堂。 虽然司汤达“毁掉也是一种美”的叹息呈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遭受的巨大损失面前显得肤浅;但他的描绘给后人留下了火灾之后的真实场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教廷决定重新修建圣保罗大教堂,并声明将在所有文字和绘画资料的基础上,尽量按原教堂的结构和规模重建。鉴于工程的巨额需要,教廷不得不向全世界发出了集资的邀请;这一计划立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除了提供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之外,很多国家元首还为此捐赠了珍贵的建筑材料,埃及总督赠送了雪花石膏圆柱和镶片,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了大批孔雀石,后来被雕成大殿内的祭坛。修筑工作整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它的竣工是以大殿内一百根大理石圆柱的完成为标志的。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宏大庄重,忠实地再现了教堂的昔日风貌,但仿佛始终有一层谈谈的薄雾笼罩在它的周围,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城外,也许它不象其他教堂那样古老,那样豪华,还有许多说不清的原因,除了虔诚的朝圣者外,游人似乎不太喜爱这只从火灾余烬中飞出来的凤凰。 感受教堂 一到圣保罗大教堂,即使不了解它的历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它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它的正六前的四方形门廊庭院是原教堂没有的,这里绿草如茵,几棵巨大的热带棕榈在草坪上投下它们安详的影子。庭院四周的高大圆柱显得肃穆庄严,你在他们中间缓缓走过,抬手抚一下圆润光滑的大理石,一股刺骨的冰凉透过手心直侵入肌体,你会不由地打一个寒战,赶紧垂下手来。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的气氛。傲然挺立的圆柱似乎顾影自怜,拒绝人们的爱扶。同样是地中海的骄阳,同样有碧绿的草地和茂盛的灌木,这里却不同于其他教堂,那高高的、美丽的热带棕榈给人带来的一向是活力和暖意,在这庭院里却显得格外孤独。庭院的中央立着一尊圣保罗的雕像,他面目严肃,一手持宝剑,一手拿着给众教徒留下的告别信:“我一生经历了艰辛和困苦,我坚守了我的信仰。如今人生的旅程已尽,我预备为主的事业而献身……”也许从这些话语你能明白一点教堂的悲凉气氛吧。抬起头来,眼前是由梵蒂冈镶嵌艺术大师们集体创作的大型镶嵌画,在太阳的直射下闪闪发光,显得壮丽豪华,但那浅蓝色的基调与周围的雪白大理石相衬,更有超凡脱俗的味道。或许这是人为的一种冷调子,想引人步入纯净的天上世界? 教堂大殿 一跨入大殿,你顿时会生出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来,巨大的空间内一百根高耸的圆柱庄严地托起一个个半圆的拱门,柱头精雕的花叶灿烂夺目,你不由得会有一种错觉,这难道是一座被完整无缺、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的中世纪大教堂吗?沿着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你昂着头径直向前走,像是要迎着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似的走着,你的身后,孤独的足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柔柔的光从高大的弓形窗户里射进来,你会突然被那窗玻璃上美丽的波浪纹所吸引,一径走到它的下面,这才发现镶在窗框上的是被削得极薄的、打磨得极光滑均匀的钙质雪花石膏片。于是你忘情地一扇一扇地看过去,围着大殿整整走了一圈。那淡黄的透明底上泛着橙色、浅绿色、灰色、雪白色的纹,曲曲折折、袅袅婷婷,深的如乌云压顶,浅的如烟似雾,竟找不出一块重复的来。停下脚,你才明白这里头的光为何是如此柔和,如此朦胧。 教宗祭坛 大殿的尽头是教宗祭坛,除了教皇之外,没有任何人有权在此主持弥撒。祭坛的上方是一个13世纪制作的绚丽的华盖,在火灾中幸亏它上方凯旋拱门的保护才没有被毁掉。祭坛的位置正设在圣保罗的墓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沿着大殿转的时候会发现大圆柱壁上的小圆框,每一个框中都有一位教宗的镶嵌肖像,共二百六十五尊。说实话,除了专修天主教历史的学者会移步逐一辩认,很少有人一一看它们,更没人能道得出教皇们的故事来了。 廊柱花园 从大殿右边的门出去,你就来到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廊柱花园,这是1823年火灾中没有被焚毁的珍贵部分。它精美雅致,与教堂前肃静的庭院和空旷的大殿相比,显得更温馨美丽。廊柱花园建于13世纪,是瓦萨莱多的杰作,也是现存的13世纪最典型的建筑与装饰相结合的作品。廊院属阿拉伯科斯马特斯风格,它的结构是这样的:精致秀丽的双排小支柱托起高雅的拱顶,柱子的制作分光滑型、双重型、扭曲型等,一部分的柱身完全是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这回廊的内侧陈列着许多浮雕碎片和不完整的雕塑,都是从火堆里抢救出来的古物。也许是廊院的异国情调,也许因为它小巧玲珑,这里竟是整座大教堂中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花园中央的浅盆小喷泉的池底静静地躺着几枚硬币,时时有人弯腰捧起圣水浇湿前额,然后划着十字笑盈盈地离去。栽在草坪四周的是各色玫瑰,几朵浅黄的正在凋零,花瓣落在黑土上显得很安详,它们的身边,一丛深红的花在怒放。 忏悔之魂 圣保罗大教堂殿内的忏悔亭的小红灯被点亮了,在这庞大的空间里如同无垠的天空中的几颗弱星。一个老妇人跪在那深色樱桃木雕的小间前,双手托在胸上,显得孤零零的。你望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和身边的采购袋,猜想她的忏悔也许只是一种寻求宽慰的方式,因为小亭的里头有在耐心地倾听她,一如既往地安抚她,再三表示永远不会抛弃她。安慰和关注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在人生最后一站,许多人会显得无助和孤独。你重又转向后殿的巨型镶嵌画,那上面的天主眉目和善,他望着你,望着在他脚下延伸的直排圆柱,望着向外开着的门,欲语还休,仿佛那句神秘的话永远凝在了他含笑的双唇上。他知道,每一个进到这里的人,只要望着他的眼睛,就能读懂那句话的含义。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图片附件: 41jingdian265.jpg (2007-10-24 10:45 AM, 125.8 K)
41jingdian265_QqsoBRACXfFR.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2: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交通博物馆(London Transportation Museum)

伦敦交通博物馆(London Transportation Museum)

景点地址: 39 Wellington Street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到达Strand 或 Aldwych下车地铁:到Covent Garden或者 Leicester Square或者Holborn或者 Charing Cross 火车:到 Charing Cross 或者 Waterloo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四、周六、周日10:00—18:00,周五11:00—18:00

景点电话: 0044(0)20 7565 7299
景点传真: 0044(0)20 7565 7254


--------------------------------------------------------------------------------
景点概况  
要知道伦敦以及英国交通系统的演进,来到伦敦交通博物馆(London Transportation Museum)就没错了!从1820年代的四轮马车演进到两轮马车,以致于现在的巴士、火车、地下铁、计程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变化在此一览无遗,有实际的展示和详细说明,其中伦敦地下铁的建造设计过程饶富趣味。 交通博物馆内有真正的公车、电车展示,参观者可以亲自站到驾驶座的位子体验一下各种交通工具的操作情形,还有许多特别设计的互动式设备。交通博物馆将参观路线分为14展区,在入口可以索取一张Kid Zones,每参观完一个展区可以盖一个不同的章,是不错的纪念品,基本上这个博物馆蛮适合儿童前来。最后不要错过博物馆商店中各种相关书籍,以及有趣的纪念品如地铁图四角裤、袜子等,最着名的是一些现代艺术家的海报。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图片附件: 101jingdian268.jpg (2007-10-24 10:51 AM, 40.19 K)
101jingdian268_Dmiqp29lqBtN.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剧博物馆(Theater Museum)/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戏剧博物馆(Theater Museum)/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戏剧博物馆(Theater Museum)


景点地址: Russell Street Covent Garden
如何到达: 公交:到达Covent Garden站下车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11:00—19:00

景点电话: 0044(0)20 7943 4700
景点传真:


景点概况  
西区最古老的剧院—皇家剧院的附近,剧院博物馆(Theater Museum)展示许多剧院历史与呈现各种舞台效果的私房法宝,包括化妆、戏服、19世纪迄今的舞台设计演进等。剧院博物馆主要展览都在地下室中,有趣的是,走进主要展区彷佛来到水族馆中,但是在一大块一大块的玻璃窗内看不到鱼,而是各种有趣的剧院历史。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景点地址: Cromwell Road, South Kensington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C1, 14 and 74 到Cromwell Road下地铁:到South Kensington站下

开放时间: 10:00—17:45(周一12:00—17:45)

景点电话: +44 (0)20 7942 2000
景点传真: +44 (0)20 7942 2266


--------------------------------------------------------------------------------
景点概况  
伦敦人昵称为V&A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馆藏了全世界最多的装饰艺术品与英国雕塑,丰富多样化的典藏工艺品让人目不暇给,17世纪至今的服饰潮流、彩色玻璃制品、中古宝藏等,来到V&A必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人类成就赞叹不已。 V&A创立于1852年,展示空间共分4层楼,地面楼有伊斯兰、印度、中国、日、韩等多国历史文物,其中印度文物收藏号称全世界最多;韩国文物年代则可追溯至西元300年。服装展示区(Dress Collection)也相当有趣,从马甲上衣、撑架蓬蓬裙到现代时尚服饰;17世纪初方巾帽到19世纪大型花边帽;所有服饰配件的演进与潮流,这里都有实品提供完整的说明。 V&A的摄影艺术馆也相当着名,1858年就举办了第一个摄影展,经常展出不同名家作品

更多旅游知识、旅游情报敬请浏览:http://kasei976.rsjp.net/bbs/index.php?gid=69

图片附件: 102jingdian272.jpg (2007-10-24 10:56 AM, 13.17 K)
102jingdian272_cnKxIyFbqn4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5-4-17 17:11 , Processed in 0.0653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