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2|回复: 1

人民币汇率连跌五日:热钱失去兴趣 贬值行情刚开始?(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6 16: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471,较前一交易日回落48个基点。这已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走低。而上一周人民币汇率创下了汇改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累计下跌约0.35%。对此,有部分专家指出,贬值行情将成为下半年人民币的主要走势。而另一部分专家却认为,运用人民币贬值改善贸易状况是种妄想,在当前情况下,人民币仍会维持缓慢升值。

告别单边上涨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今年7月21日刚刚迈过3周年的门槛,市场人士对人民币升值放缓已有普遍预期,但如此快捷地走出了从快速升值到“几连跌”的贬值行情,还是出乎意料。 当前人民币连跌的直观因素是美元强势反弹。美国劳工部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5.1万,降幅低于减少7.5万的预期。受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提振,美元指数当日上涨0.227。

  金石期货分析师李玮表示,美国政府、美联储官员已经多次提到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强势美元”可能不再是“说说而已”。

  除去上述短期外围因素,市场人士更看到人民币正改变单边升值,迈出双边浮动的价格趋势。汇改3周年之后,人民币有理由走出自身的成熟姿态。

  央行内部人士近日经媒体渠道表示,“原则上人民币汇率需要不确定性波动,存在风险,这样才有投资机会,民间也才敢拥有。而汇率不确定性波动已经有了经济和金融的内、外环境基础,国际国内价格和成本提高,存在贬值的预期,经济增长潜力好,存在升值预期。”
在此逻辑下,我们或许应以平常心看待近期人民币汇率创下的下跌纪录。 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大幅升值6.5%,但今年7月仅升值0.28%,为2007年3月以来最小单月升幅。人民币升值脚步已经明显放缓,在7 月中旬创出历史高点后连杀几个“回马枪”并不奇怪。

升值放缓是未来半年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称,“中间价连续出现贬值的确是汇改以来少有的状况。”兴业银行人民币即期交易员朱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面来看,这段时间结汇量较少,市场上存在的美元量比较有限,特别是外管局近日实施对出口收结汇实行联网核查管理,严审美元结汇来历,短期购汇盘交易过程中,显示出对美元净买入的加大的趋势,导致了美元汇价如此变化。 此外,朱昱还表示,人民币升值总体放缓的确表现得更明显了。以往人民币汇率总是连续加速升值后横盘整理,再加速升值,但近期横盘后不再出现加速升值,反而出现了贬值。

  而鲁政委则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近期严厉打击热钱入境的结果。由于更严格地控制虚假国际贸易交易等热钱流入渠道,出口商等对人民币需求主体的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自然放缓。而在升值放缓中肯定会出现短期的贬值,这也是中央要求增加汇率弹性的最好表现,弹性本来就应该是双向的。
  王庆也认为,较原先的单向升值,这种双向波动才更符合“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他认为,综合当前情势来看,人民币缓慢升值才是未来6~12个月的主要趋势。

热钱大进大出?
   经济观察报的报道还指出,人民币的升值带来大量的热钱涌入,那人民币的连续贬值是否会引起大量热钱抽离中国市场? 热钱研究专家、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教授黎友焕认为,目前人民币连续走低可能令热钱流动发生变化。
  黎友焕认为去年大多数热钱流入股市和楼市,但由于2008年股市和楼市双双下跌,热钱的套利方向就只剩下人民币升值。若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改变,势必会造成热钱出逃。根据他对地下钱庄的监测,5、6月份通过地下钱庄净流入的热钱明显减少,热钱已从去年的“大进小出”转变成目前的“大进大出”,且流进速度明显放缓。这种趋势在7月仍存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也会强化这种趋势。他称,“如果股市不能走出预期中的‘奥运行情’,在人民币稳定升值预期又被打破的情况下,一些热钱可能会因为失望而撤离。”
但是国海证券热钱问题研究员黄进勇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只是波幅加大,今后还会继续升值。他认为现在还没有看到热钱流走的迹象。

   纽约银行资深汇市策略师Simon Derrick称,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全球通胀压力可能要开始减弱,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重心从加息转向推动经济增长。这种转变将促使热钱不再追逐那些央行持强硬立场的国家的货币,转而青睐那些货币政策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的货币。而从目前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仍趋向于紧缩,这将使热钱对中国的兴趣减弱。
发表于 2008-8-6 16: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热钱能分流一部分到日本股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4-11-22 01:37 , Processed in 0.0243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