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6|回复: 6

我也看了朗读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0 15: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朗读者-在周遭朋友里好评如潮的一部电影。一直都没有舍得看。
周六晚上看完一遍,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不解。
为小Michael天真烂漫的笑魇,情不自禁的泪水,至真至深的情感而震撼。
不解却也很多-不明白为什么Hanna不辞而别。为什么Hanna始终没有爱上Michael。
明明深爱,为什么Michael不给Hanna回信。为什么20多年后重逢,不能紧紧握住早已沧桑的手。
这种观后感,让我立刻想起10多年前看完《心动》的感受。当时不明白为什么gigi不能喝下沉着戒指的水而选择离去。多年后,这个疑问渐渐淡化了或者说,我渐渐可以理解了。
如今对这部朗读者的不解也许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明了吧。
第二天还是忍不住去网上找相关的评论。阳光午后,读着几篇精辟的评论,对这部电影,以及原著有了更多地了解。
不想一个周末都沉浸哀伤的心情中,于是去找快乐的片子,希望可以中和一下。
shortcut to happiness. 却down不下来。
happy go lucky 和the reader对比太大,一时难以接受。
看了一会儿纯真年代也终于看不下去。
于是不由自主又开始看the reader.是的,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连续看了两遍的电影!
烦躁的心情瞬时平静了下来。让我吃惊的是,第二遍的观看中,发现了那么多被忽略的细节。而看第一遍的感动和震撼却丝毫没有变少。
小michael演得真好。尤其喜欢他不经意的丝丝微笑-无比纯真,温柔而朝气。凯特·温斯莱特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she deserves it (中文是叫名至如归么?)。
一部很上心的片子。希望生活岁月让我渐渐的读懂更多。

看过的同学们一起讨论下~~
发表于 2009-4-20 2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我在等黄金周回国买中文译文版。
想等看了原著后再去看电影。到时候再来汇报。

下面的文字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拿来主义一下。

《Der Vorleser》(朗读者)大概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惟一一本德国小说。两个星期前在报纸上看到说这本小说早在2005年已有中文译本,于是就到季风去找,未果。那里的小姑娘一听书名就乐了,说:“今天怎么这么多人问《朗读者》。”原因众所周知。上个周末,看完同名电影后踱到小区的芥子书店,那里居然有一本库存的《朗读者》还在,虽是精装本却已显陈旧,最后一页还附了张CD,里面是童自荣朗读的其中几个章节。因为对故事情节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这种互文式的,和小说内容彼此印证的宣传方式颇有好感,后来的几天里那个熟悉的“佐罗”一直在我车里用华丽的音调讲述着汉娜和米夏的故事。
     读完小说首先发现电影与小说惊人的吻合,除了电影中交叉的叙述视角外,主要情节的大部分细节和对话几乎一模一样,看得出导演对小说的尊重程度简直有些膜拜的意思。另外,毫无疑问,凯特温丝莱特恐怕是众多美女演员中最合适的人选。她有肌肉,符合我想像中的德国女人,吃苦耐劳、坚定生活的同时充满情欲;她的眼睛有感性但透着一股倔强的味道,不容置疑,相当符合人物汉娜的个性。小说的电影版权最初卖给米高梅,本来由安东尼明格拉出任导演,不幸未拍完导演就往生了。和同样反映战争的《英国病人》所弥漫的昏黄色调不同,这部电影始终以灰色调示人,除了他们热恋期间一同出游所表现的德国乡村以外。电影虽然没有小说一样充满了思辨的调子,但在谈到如何审视第三帝国犯罪的时候,一帮身为法律专业学生和老师辩论的画面反复出现,寓意昭然。乍一看,还真有点德国电影的味道。只是,对于汉娜的死电影和小说有了细微的分歧。
    小说中朗读的行为最终给文盲汉娜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世界的窗户,也间接导致了她的自杀。自从她学会读写之后,她马上就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和纳粹审判的相关书籍,阅读让她意识到即使出狱这个世界也不会再给她“讲清楚”的机会,即使是面对米夏。所以,她什么也没有收拾,甚至在出狱前一天还在电话里和米夏开玩笑。小说中几年前她就放弃了自己,不注意形象,发胖甚至有了体臭也无所顾忌,最后只不过是在监狱里完成自己最后的义务结束生命罢了。小说中,朗读这一行为承担了诸多的功能,是情感的交流,是认识自己的途径,是米夏忏悔的方式,也是法庭宣判的方式,更是汉娜的悲剧所在。然而,电影中与米夏在监狱中的重逢似乎成了她自杀的导火索。米夏问:“你对以前的事情怎么想?”汉娜以为“以前”指的是他们之间的过去,米夏立刻纠正她,直截了当地问出了积郁多年的问题,也就是有关纳粹犯罪的疑问。汉娜一时语焉,随后她的眼神失去了光芒,以至最后踩在自己疯狂阅读的书籍上上吊自杀。电影中,米夏的朗读给了她希望,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撑,于是当发现小家伙米夏其实也不过是所有审判席上的一张嘴之后,她放弃了生命。两种解释我更倾向小说的视角,当然好莱坞的诠释虽然略显简单格式,但恐怕也无可厚非,毕竟情感的存在与否对于一个坐牢18年的女人来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值得生死抉择的理由。
     忘记是谁说过,文学不是展现世界的同时给我们指出答案的,而是向世界、向我们提出问题的,小说《朗读者》无疑就是这样的小说。我不知道是否德国小说本身就有这种思辨的传统,总之这部小说中除了第一人称的我(米夏)不断自问和发问外,汉娜、米夏的父亲、教授、同学、甚至监狱的女狱长,无一例外都处在找寻答案的路途中,印象最深的该是汉娜在法庭上的那一句:“要是您的话,您咋办?”的发问,简直就是给所有阅读者的提问。除对话以外,作者本哈德借用米夏大段的内省独白把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疑问表露无遗。只可惜一遇到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翻译就显得力不从心,阅读起来有些费解,懂德语的精英可以看看原著如何。
    最后,必须承认这么快投入《朗读者》的怀抱,还源于我同时看的另一部小说《少年巴比伦》。昨天的早报上说后者的作者路内居然入选今年的华人媒体文学最佳新人提名。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怎样,我现在对于那些聪明的、有些调侃、痞气、再带些夸张的小说真的没耐心看下去。《少年巴比伦》极力呈现的是一个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般的图景,可是痞得不如王朔自然,聪明得又不如王小波智慧,于是就剩下点超现实的想像和调侃的文字铺垫,仿佛腾云驾雾一般,我看了快一个月也没看完。因此,冷峻收敛的《朗读者》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救赎。不过,写完这个我还是要把《巴比伦》看完,我要弄清楚专家媒体喜欢的原由,也许我错了也说不定。
发表于 2009-4-20 2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评论写得不错啊。
我也看这部电影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小说首先发现电影与小说惊人的吻合,除了电影中交叉的叙述视角外,主要情节的大部分细节和对话几乎一模一样,看得出导演对小说的尊重程度简直有些膜拜的意思。

没错,我看的另外一篇评论也是这么说的。等下帖过来。


毫无疑问,凯特温丝莱特恐怕是众多美女演员中最合适的人选。她有肌肉,符合我想像中的德国女人,吃苦耐劳、坚定生活的同时充满情欲;她的眼睛有感性但透着一股倔强的味道,不容置疑,相当符合人物汉娜的个性。


赞同。只是凯特在剧中没有肌肉,,,线条很柔和 。她在该剧中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和我们公司的英国妞无比相似。我第一次觉得她们两个这么象。我觉得凯特还是很英国。可能我认识德国人不多。


所以,她什么也没有收拾,甚至在出狱前一天还在电话里和米夏开玩笑。小说中几年前她就放弃了自己,不注意形象,发胖甚至有了体臭也无所顾忌,最后只不过是在监狱里完成自己最后的义务结束生命罢了。

电影中在米夏第一次去探监的时候就被告知,汉娜之前一直很努力但近几年前她就放弃了自己。所以也和原著是一样的。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bath贯穿全剧始终。看了这段评论有点明白了。Bath与否映射一种对生活态度。

电影中,米夏的朗读给了她希望,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撑,于是当发现小家伙米夏其实也不过是所有审判席上的一张嘴之后,她放弃了生命。


我还是很难接受汉娜的自杀是因为“米夏其实也不过是所有审判席上的一张嘴”。一个倾尽一生为伊朗读得人,怎么能单单是审判席上的一张嘴而导致她放弃生命了呢。。。

我也应该去读原著了,不会德语,但可找个德语native给我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ZT : 以小见大,以情省人——谈《朗读者》的电影改编

来自时光网
Kristin 发布于:2009-02-09 02:19
  
我是一个较为感性的人,即使画面或文字中较为简单的情感表达也很容易感动落泪并深陷其中,当然《朗读者》这部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已经属于极致生动的类型,这也使得我在看过的一段时间内仍沉溺在汉娜与麦克的情感世界中,并乐此不疲与有共鸣的朋友们进行讨论,对电影内容的看法有分歧这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这部电影与以往我们讨论的电影又有所不同,因为它有小说在先,而且还是一本影响深远并有着严肃主题的小说,基于这种背景,有朋友给我留言时说对影片没能正确理解,我是毫无底气反抗的。趁着周末的空闲,我将这本小说仔细阅读了一遍,就如评论所言这是一本花一夜时间看完的书,而我也花了一天的时间来思考,下面我想说的是我对电影与小说之间的比较和思考,当然也是个人意见而已。在发表评论之前,有几点还是想向大家说明:
一、本人虽然不是专业从事电影制作的,但对电影制作的各个工种环节以及具体的执行都有一定的了解,虽然没有自己改编过剧本,但是对于剧本创作的基础以及曾经改变的案例也是有一定接触的。小说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文字,它的特点是任何能想到的皆能表达,并且没有具象物体,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同样的文字也许100个人脑海中就有100种不同的画面。而电影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镜头语言,它的特点是表达内容较为直观,但是既有时间的局限,同时有些虚化的心理活动很难明确表现。
二、本人在是先看了电影之后再看的书,电影共看了4遍而书只看了1遍,难免会有电影内容先入为主的情形出现。不过接下来的探讨也主要是围绕电影的制作展开。

有机会浏览到这篇评论的人,我想应该是看过电影版《朗读者》的居多,因此在开篇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朗读者》这本小说,这本小说曾是第一部登上美国畅销排行榜榜首的德文小说,在出版时曾引起很大反响,并在25个国家发行。全书以男主角麦克(书中叫米夏)的视角进行讲述,共三章,跟电影中的三个阶段完全吻合,电影展现的较弱的部分是在审判汉娜时,麦克对战争的阐述和思考,其他方面基本上一致,只是在桥段、对白方面做出一定的删减和调整,具体有哪些在后面会为大家做出分析。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经历过二战的人,特别是生活在二战纳粹阴影下的德国人与未经历过的旁观者看到的这本书后的感受应该会有很大差别。

先从故事开始说起吧!其实个人认为《朗读者》的电影是非常遵从原著的,甚至有点过于忠实于原著。从麦克与汉娜相遇,在一起,甚至相处细节跟书中所展现的几乎没有区别,甚至连汉娜郊游时穿的裙子也是遵照原著设计的。不过基于电视镜头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导演将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了合并,这里主要是表现汉娜对马克的影响,这也直接决定着麦克在后面对汉娜所产生的感情依赖:

1、 汉娜帮助麦克建立自信。
小说中汉娜帮助麦克建立自信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性上带领麦克萌芽,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成长,面对同龄人他似乎多了几分优越感,这应该是他“情感”方面的自信。其次,在学习上,汉娜不允许麦克逃课并督促他赶上了因为生病纳下的学业,这应该是让他建立起在“事业”方面自信。
在这一点上,电影中也有所表现,不过比较少。在浴缸里,汉娜问麦克是否很擅长朗读,麦克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夸过他,显然从汉娜身上他找到了男人的自信,这种自信也成为了他们在一起的基础,成为了日后麦克割舍不下朗读的其中一个原因。至于感情上的自信,影片没有刻意表现,只是通过课堂上迈克对苏菲的直视(因为小说中有提到他们同龄人一般看到女孩都是躲避,不敢正视)后来苏菲对麦克的情有独钟,导演也有想体现麦克在感情的成长的想法,只是要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麦克与汉娜的爱
小说中麦克对汉娜具体爱有多深可以通过人物心态的描写来呈现,如“我感觉自己真的爱上汉娜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她”之类的话语,当然为她卖掉了心爱的邮票,提早离开同学的们聚会,以及电车那一幕与电影表现的差别不大。
而电影在上述环节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设计,个人认为比较巧妙。影片通过电车相遇后争吵的一幕表明彼此在乎,他们之间的爱情由性欲转化成为爱情,而就在那天麦克开始朗读《奥德赛》了,奥德赛这个人物本身代表着扑朔迷离,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认知程度都不一样,导演选择在这时朗读者本书,应该是在暗示这段感情正式开始了,不过要揣摩起来并不容易,中间隐藏着很多东西需要去思考的。

3、麦克与汉娜之间的感情的公开性。
小说在这点上作了细致的描写,麦克从来不愿意对同学提起汉娜这个人的存在,虽然他的内心非常有负罪感。同时,他们也有公开的时候,但只是到临城的戏院去看戏时,他们才能装得如同情侣一般,麦克坦言,如果在家附近,它是不敢这样的,并且在郊游的时候他们登记住宿都是以母子的名义,去电车上找他的时候刻意选择了无人的清晨。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麦克深爱着汉娜,但是对于世俗的眼光他还是顾及的。
电影省去了他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如何提及汉娜的,以及在郊游时他们如何登记。唯一一次他们之间的公共场所的行为,是在露天餐馆吃完饭后,那位老板娘把汉娜说成是他的母亲,麦克立刻送上亲吻来纠正这个事实。显然,影片中展现这段感情的时候,导演弱化了麦克介意周围人眼光的环节,至于原因在最后总结的时候会提到。

4、 汉娜不识字的细节。
小说中展现这一情况的描写有几处。首先,汉娜反问麦克名字的时候,麦克心想之前他经常把书本放在她面前,她应该看到过,为何不知道呢?其次,麦克因为对两人之间的相处有些想法给她写过信,但她不予理会。这两点是电影中没有展示的。其他的基本一致,如外出郊游时,路线图和菜单汉娜都不愿意看。另外,汉娜因为麦克留字条去买早餐而生气痛哭以及他到他父亲书房的情形,电影进行了改编。
个人认为,上面提到的那两个改编桥段,实际上想体现的是汉娜对“文盲”的恐惧和对知识的向往,而失声痛哭也是她对麦克的依赖。这点影片中将他通过一个场景来表现,那就是汉娜被唱诗班的歌声所吸引,并闻声痛哭的情形,当然这种体现可能还不够直观。
说到不识字,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汉娜的离开,由于公司的人事调动汉娜决定离开,小说中是改做当司机,而电影中变成了文员。这样改,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较为直接的体现汉娜是因为不识字而走的。另外,通过别人赞赏他的报告写得很好,可以看出汉娜通过了其他方式去伪造“自己写的报告”,这也为她日后为何在法庭上不愿承认自己是文盲埋下了伏笔,她是死要面子的,文盲对于她来说太可耻了。

通说上述总结,个人认为影片表现的第一阶段较为完整,在有限时间和镜头尽量通过删减和改编体现了原著的内容,唯一删除的要点是麦克有些许的介意公开与汉娜之间的感情,应该是电影处于整体考虑隐去了这个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汉娜离开前去远远的望着麦克的那一幕,应该是读者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幕从影片中删去的原因,因为麦克的反应应该不会是无动于衷。
在接下来两个阶段,小说与电影表现内容一致但细微调整的环节无非也是以上我所叙述的方式,后面就不详细解说了。

第二部分,讲到汉娜的审判。这一部分是电影与小说差别最大的部分,同时也就是为何看过小说的人与看过电影理解不一样的关键所在。小说中的汉娜还是影片中展现的汉娜,没有什么区别,说话愚钝,不经大脑,因为不愿承认自己的文盲的事实而最终认罪。我说说小说中被删减的内容,首先是对那位证人Mather小姐说写的书中内容的阐述,他们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集中营的生活实在可怕,这个内容应该会让很多读者震撼。其次,麦克去集中营的时候,一位疑似看守的亲历者的自我独白,大致意思是他们那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机会去思考是否应该有同情心,他们已经麻木,那就是他们工作而已,我想这番话也是对汉娜行为的解释。还有就是麦克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是矛盾的、不解的,是他们那一代人脑子里都在想的。还有法庭上法院和审判员的盛气凌人,这代表的应该就是德国的下一代他们对纳粹的态度,毫无情面的抨击、职责和惩罚。正是我以上所说的小说内容,影响着这个故事的定性,究竟是一个反思题材还是一个爱情题材呢?

第三部分,电影与小说的差别依然不大,两种形式都让我泪流不止。甚至个人认为麦克拿起录音机为汉娜朗读的过程表现,电影比小说更为精彩、更富感染力。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我想谈论的是人物塑造,在这个方面电影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首先说说男主角麦克,在影片中的麦克当汉娜离去后显得阴郁,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显然这么多年都无法摆脱这段感情带给他的伤害,不愿意回家,与妻子有一段短暂的婚姻,与自己的女儿也很少沟通。而小说中的麦克在学习法律专业时显得意气风发,是50年代出生的德国青年的代表,他们那一代人痛恨二战带给他们的伤害,用最尖锐的言辞去抨击纳粹,与参与过二战的父母在思想上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他们自我,对战争的认识太忠实于历史的结论,而不去考虑战争中人们的具体处境,他们变得可怕,让人望而生畏。影片中的麦克身上很明显没有这种气质,这种气质仅仅只通过了麦克那位尖锐的辩友来展现。这种塑造让麦克避开了那一代青年尖恶的嘴脸,而更单纯的成为一个受害者,不过这种伤害应该是时代造成的,而不单是那个女人。
至于汉娜这个角色,看过小说后,必须再为凯特·温斯莱特鼓一下掌,史蒂芬·戴德利选择她绝对是独具慧眼,无论外型、动作、体态都与小说中描写的极为相似。在汉娜这个人物的塑造上,电影基本忠实于原著,最大的不一样是在与麦克相处的过程中汉娜喜欢肆无忌惮得哈哈大笑。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做了铺垫,为的就是引出接下来个人对基于小说改编的电影的总结。
影片将重点放在了汉娜和麦克的感情上,而弱化了作为小说灵魂的战争部分的描写。这样做引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我爱汉娜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德国人的命运”。(小说原文)影片通过一男一女人物命运的描写,来影射经历过战争的德国人和在战争后出生德国人它们生活经历。为使影片对人物个性展现更加鲜明,全片基调反差不至于太大,导演也直接改变的麦克这个人物的个性,甚至直接删减了他对那段爱情的杂念。同时导演在处理这段感情的时候,采用了隐讳的表述,给予观众更多的遐想空间。而非小说直接表明麦克想去探监就是不明白汉娜的为何如此抉择?
“和汉娜谈?我该和她说什么呢?说我识破了她的生活谎言?说她正在为这个愚蠢的谎言而牺牲她的整个一生?说为了这个谎言而牺牲不值得?说她应该争取尽量减少蹲监狱的年限,以便在出狱之后能开始更多的生活?到底该说什么呢?说到什么程度?她应该怎样重新开始她的生活呢?我不为她展示一个生活远景就能让她抛弃她的生活谎言吗?”(小说原文)
其实在小说中,麦克对汉娜的感情是矛盾的、是参杂了太多外界情感和个人经历的。而我更愿意将电影中的情感理解得纯粹(具体的理解我在《爱情的解读,生命的朗读》http://www.mtime.com/my/kristin/blog/1660864/中已经谈到了),只是战争插曲让两人被分开,让这段感情变得动摇,但是麦克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定。审判结束后,麦克离婚回家与母亲的那番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所指的回家实际上就是重拾曾经的那段记忆,麦克爱得如此之深却有如此之沉重,以至于父亲的死他都没有回来,这当中除了她对汉娜的爱也有她对汉娜战犯身份的介怀。而离婚同时回家,也是迈克在思量10年后的选择,他用了10年时间去思考到底如果来处理这段感情,而他的选择是面对。当然类似的,在小说开篇也有提到,麦克总是梦见汉娜的房子在陌生的地方,但是房子却如此熟悉,应该是在暗示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汉娜的家才是他的归属,以至于结尾处麦克看到汉娜死后的容颜,竟是老夫老妻的感觉。唯一遗憾的是,小说中提到麦克在去美国的途中,隐约觉得他和汉娜在一起的情形,如果在影片中有所展示可能会更加煽情,不过也可能会落俗套。幸运的是,我终于对麦克见到Mather小姐的那一幕有所理解,Mather小姐就是犹太人的代表,作为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不愿意去原谅参与过战争,甚至与之有关联的德国人,哪怕是他们已经遭遇过最为严厉的惩罚,同时也有着难言之隐。这就是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总的说来,我认为导演选择了合适的切入点,如果不是因为小说太过于畅销,影响太深,这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另外战争的过程没有表达,可能是因为展现后会打乱整体基调、可能是因为导演不擅长表现这类型的场景,可能是因为资金原因。这方面没有必要作出深究,但是“极致的情感,战争的萦绕”这些因素已经足够动人,很庆幸史蒂芬·戴德利没有犯鲁尔曼同样的错误,也许他心里太清楚面面俱到,而面面都不到的道理了。
如果让我来为这部影片的改编评分,我会给九十分,毕竟电影和小说的展现方式差别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懒猫,等你看过书和电影,我再给你贴另外一篇。
发表于 2009-4-21 12: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玲珑心 于 2009-4-21 11:36 发表
小懒猫,等你看过书和电影,我再给你贴另外一篇。



好的,等我看完书,来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4-11-23 11:32 , Processed in 0.0297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