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6|回复: 0

电视相亲:都市寂寞综合症与向下的娱乐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3: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d121377610.htm

弥漫在各大卫视频道的电视相亲栏目,成了夜间国人的消食器。从“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缘来是你”到“为爱向前冲”,大又一股为了相亲节目,电视台都在向前冲的精气神。而且这些电视节目还获得了广泛的观众喜爱。很多人守着节目不睡觉,就为看个相亲成败的热闹。不管是有“抄袭”、“下贱”、“庸俗”的各种指责,但节目依然偷着乐。
       国人的看客心理,自鲁迅起,便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中国文化。围观别人的相亲,成为一种饭后“看资”和“谈资”。各大频道所推出来的雷同的形态,只不过是增加了相亲栏目的总长度。观众可以通过换台来不断地围观,这种“围观”的文化,与所谓的爱情、婚姻、世俗观念、家庭建构等主题结合,成为了中国夜间最大的“娱乐舞台”。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看到陌生人之间的“价码与条件”,更看到或男,或女的青年被群殴、被群责、被群伤的现场直播。这种看客心态,既激发了人们的表演欲望,也增加了参与者的心理煎熬的“逆境训练”的兴趣。所以,人们早已忘记了恋爱、婚姻的基本面,早已进入了一种现代生活的“消费面”和“娱乐面”。这不仅是恋爱与婚姻的浪漫精神的落幕,更直接导致了大众媒体的庸俗不堪。因为透过大众媒体的放大镜和表演场的功能,相亲、恋爱、婚姻变得格式化、工具化、舞台化、表演化、表现化了。一句话,就是被“异化”了。当异化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工具,我们的生活当然便不再淳朴、真实。因此,有媒体制造出来的“相亲会”,也就直接成为埋葬唯美主义相亲的坟墓。
       “非诚勿扰”的直接后果就是“真诚地骚扰”、“直白的侮辱”、“直接的贬损”乃至“真情地下贱”。这种借由电视相亲会的“表演场”,从而提升知名度,从而进入另一个“娱乐场”或“圈”,从而将相亲会当作了一个跳板和工具,真的是应了《娱乐没有圈》这个电视连续剧的主题,人人都能借由各种通道进入到了娱乐圈,那么真正的娱乐圈就消失了。娱乐变得没有圈了。一个没有娱乐圈的社会,说明到处都是娱乐圈,也就让社会都成为了一个大大的娱乐圈。娱乐,也是游戏的另一种表达。娱乐社会,逐渐演变为了游戏的社会,一个游戏的社会,便不是一个严肃、认真、团结、紧张的社会。所以,我们发现,在游戏社会的理念主宰下,人们都开始有了“表演心态”,表演都是虚假的,表演也是临时在场的,所以我们迎来了一个空前的虚假社会,正如马尔库塞的“虚假意识”、“虚假需求”最好造成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因为一切都是假的,所以我们变得虚无起来,经由虚无而变得虚伪。为政者的虚伪,便容易出现FB、倾轧、堕落;从商者的虚假与虚伪,将直接造成不诚信、没有道德感以及产品的社会危害;而老百姓的虚假与虚伪,则让我们每个人活着没有安全感的氛围中。这种表演化、临时性在场、虚伪、虚假的社会文化,在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列车中,我们都变得孤独、寂寞、自我纠结起来。失去了纯真、失去了信任、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感,我们更加寂寞、虚空了。越虚空,我们越是围观,越围观,我们越助长了这种循环律的固化。
       可以说,都市寂寞综合症,造成了剩男剩女的累积;剩男剩女的累积,才激发和催生了“世纪佳缘”与“非诚勿扰”的都市相亲会,而事到如今,这种都市电视、网络相亲会,又不断异化着相亲的朴实面貌。沦落为社会向下的娱乐、游戏状态。我们在这样的循环律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更迷失了真、善、美的良心。
      电视相亲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加速我们社会向下、向俗、向假的脚步。或许,某一天,人们将把一切搬上电视和网络,真正过上“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虚拟社会”、“虚假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4-6-16 14:27 , Processed in 0.036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