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nJap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煩不鳥

寻访洪武遗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6 1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历史的风景、总是特别令人肃然起敬。

先看片、再慢慢学历史。。。(大汗)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6: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前世是猫 于 2011-9-26 14:36 发表
有历史的风景、总是特别令人肃然起敬。

先看片、再慢慢学历史。。。(大汗)


行走在古迹间,浏览着前朝的遗迹,探寻那一段段往昔的典故,感受历史,欣赏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00: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本是想传位给太子朱标,但是朱标早逝,于是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储。
老朱原本的打算是,分封诸子王位,领兵戍边。孙子安坐皇位,天下无忧。

朱允炆登基后,听从近臣之言,急于解除各位叔叔的王爵、兵权,并逼死了其中几位藩王。
北方的燕王联合宁王起兵造反,叔叔打败了侄子,史称靖难之役。朱允炆出逃,下落不明。
燕王继位不正,寝食难安。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逐派遣郑和下西洋,于海外各地寻找。

孝陵之东约百米,即是朱标的陵墓。史称明东陵。燕王夺得皇位后,对朱标的子孙赶尽杀绝,并将明东陵毁坏。
因此,东陵的地点、全貌以及建文帝下落,成了明史待解之谜。直到九九年,经过发掘才找到东陵前部建筑基址。

DSC_0053.jpg

在东陵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砖石铭文的落款是人名。
以往,在已知的砖石铭文中,通常是刻有烧制的州县官员、工匠的名称。

20081019.jpg

而东陵的营建与建造城墙不同,是由六部直接管辖的。因此砖石铭文直落姓名,责任落实到个人。

DSC_0055.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12-2 19: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0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根据地形走势,最大程度利用险峻的山势。
南京城墙在建造过程中力求地尽其险,处处尽取山势险要之处。
因此,南京城墙与各地都不一样,不是笔直的正东正西,而是蜿蜒曲折。

20081213.jpg

仪凤门临近长江,当年洪秀全窃居南京,就是在仪凤门附近挖地道埋炸药,毁墙破城,立伪号太平天国。
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后,修复这段城墙时,立有右界与左界的界址碑,修复的这段城墙上,留有明显的缝隙。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也是利用挖地道埋炸药的方法破城而入的。在太平门段,也同样存有右界与左界的标识界址碑。

20081213_.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9-28 12:24 编辑 ]
发表于 2011-9-27 0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好帖
发表于 2011-9-27 13: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烦不鸟应该兼职做历史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5: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TO:神仙鱼:
你搬小板凳,俺挂小黑板,一起认真学习。

TO:民工
当年,毕业后幸亏没有服从分配去做教师,不然早就成为反革命了。
若是做了教师,真话不敢讲,假话不愿说。说真话自己倒霉,说假话贻误学生。

所以,没当教师还是对的。生活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走些弯路吃些苦,俺不后悔。
但是若要俺用人格去换富贵,俺是不干的。法律也没有明文规定,非得阉割了精神才能当公务员嘛,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1: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胜棋楼位于莫愁湖畔,修建于洪武年间,太平天国窃据南京时期毁于战火,清同治十年曾国藩复建。
朱元璋曾在此与徐达奕棋,徐达故意以棋子巧布万岁两字,逗的朱元璋乐呵呵的,于是将此地赐名为胜棋楼。

清代状元梅启照题有楹联一幅: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

莫愁湖畔.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皇城的宫阙是模仿南京故宫而建,北京的城市格局则是元上都的翻版。
忽必烈开创大元,在元上都登基。最后一个元朝皇帝妥欢帖睦尔也是在这里登基。

元末,当徐达、常遇春领军攻至大都时,妥欢帖睦尔从北门出逃,至上都。
后来,朱元璋送了妥欢帖睦尔一个绰号:元顺帝。说他顺从天意,故称顺帝。

上都1.jpg

元上都位于内蒙锡林,元迁都燕京后,每年夏日,皇帝都来到上都处理政务、避暑、狩猎。
因此,元上都也有夏都之称。元代先后有五位皇帝在此登基,上都和大都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

元末,红巾军攻克上都,城毁。十年后,徐达率军攻入大都,元亡。
每个朝代的国号皆取意《易经》。元代国号取自:大哉乾元,万物资和,乃统天。

上都作为蒙古的政治中心,伴随蒙古政权存在了四百余年。
在蒙元鼎盛时期,这里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常住人口十余万,各方商贾云集。

明朝军队攻克上都后,这里便失去了往日的荣耀。
废弃多年,逐渐被沙土掩埋,近年经过考古发掘,才找到了上都遗址所在位置。

上都2.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9-30 10: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4: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都失陷以后,蒙古贵族仍与明朝对峙,此阶段史称北元。
洪武年间,蓝玉率军奔袭北元,在克什克腾偷袭成功,俘北元皇族、大臣千余人。

成吉思汗家族对蒙古的统治到此为止,蒙古自此分裂为瓦刺、鞑靼两大部落。
正统年间,瓦刺部落首领也先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获明朝皇帝朱祁镇。继而南进,围北京。

去年秋日,曾寻访此地。漠南绵延的山丘,若无马匹,真是寸步难行。
北元覆灭之地,临近一个湖泊。在山丘与湖泊之间有一片草原,当年奔袭蒙古腹地的将士们,就是在这儿灭了北元。

DSC_0428.JPG

在去克什克腾的路上,路过一个峡谷,群山环抱,溪流蜿蜒。
南方的部队若想北伐,必经此地。峡谷之内若遇伏兵,插翅难逃。

流窜在大草原上,经过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地名:科尔沁、乌兰察布、克什克腾、锡林。。。
这些地方雄起的部落,曾经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他们原本只是一个抢劫团伙,最后却改变了世界。

杀一个人,那是罪犯。杀一万个人,那是英雄。
根据这个流氓逻辑,这个流氓团伙的头目被尊称为民族英雄,世人称颂。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2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武年间,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北伐战役,将游牧民族重新赶回大草原。
蒙古统治华夏九十七年,尤其十三世纪时蒙古西征与南侵,使得世界人口减少了一亿。

蒙古风景虽美,却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极大的温差、贫瘠的土地,生产落后。
偶尔一个部落南侵,抢得一些财物,掠夺一些人口,其他部落为之眼红,竞相效仿。
后来,有些部落南下抢劫失手,被汉族军队追杀。于是,为了抢劫的安全性,各部落联合南下抢劫。
再后来,联合的部落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边境一线的抢掠已经不能满足强盗的胃口,于是便有了更大的征伐。

蒙古军队有屠城的习惯,因为他们只想抢财产,不想占地盘。
因此,抢完一处便继续向前,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为了不在后方留有敌人,便满城皆戮,不留一人。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一旦结成抢劫团伙,农耕社会确实难以抵御。
洪武年间,明朝政府一边不断北伐,一边大修长城。长城实际上就是明帝国的北方边境线。

武力不足惧,文明最无敌。骑着马儿溜达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一路漫游,一路思考。。。

IMG_6515-1.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9-29 23: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22: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吸烟.gif     继续寻访洪武遗迹

南京明故宫如今存留四个城门,两条护城河。西安门是几个城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DSC_0080.jpg

九十年代,常常来这里游玩。那时这里住着人家,城门破落不堪。近年迁移住户,开辟成遗址公园。

DSC_0082.jpg

朱棣登基称帝后,在此居住了十八年。迁都北京后,此地宫殿不再使用,南京成为留都,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DSC_0081.jpg

由于长年荒废,南京皇宫的殿宇宫门多有损坏。西安门前的御道,两道深深的凹槽。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DSC_0108.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10-5 01: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过西安门,步行约五百米,便是皇宫的第二道门西华门。
史册记载,皇宫有西安、西华两道门。但是遗存只有一座。
于是,多年来,史学界一直将西安门误认为西华门。附近的街道也以西华命名。

DSC_0101.jpg

2001年,施工过程中,距离西安门不远处,挖出了西华门遗址,印证了史册的记载。
洪秀全窃据南京时期,拆明故宫修建天王府。到最后,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

DSC_0102.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10-5 02: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西华门对应的,是东华门。北京皇城是模仿南京而建,因此也存有东华、西华两门。
在遗址的广场上,写有一块石碑。上记述了东华门的历史,以及一些大事件。
满清入关后,明朝遗臣曾经在这里建立过一个南明政府,明思宗堂兄朱由崧由此门入京,在皇宫登基,史称南明弘光。

次年,清军南下,史可法在扬州战败,殉国。
清军来到南京城下,城内汉奸开门迎降。弘光逃往芜湖,被汉奸擒拿献于清军请赏,后被解往北京,殉国。

DSC_0017.jpg

[ 本帖最后由 煩不鳥 于 2011-12-8 00:3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fbinjapan.net

GMT+9, 2024-5-17 09:47 , Processed in 0.0426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